來源:齊魯網
2019-09-29 11:32:09
齊魯網9月29日訊 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42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今天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這位傳奇的老人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朱彥夫,1933年出生于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張家泉村,1947年沂源解放后,年僅14歲的朱彥夫,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毅然報名參加了解放軍。先后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戰斗,負傷10多處,舍生忘死,3次榮立戰功。
1950年朱彥夫奉命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在爭奪250高地的戰斗中,與裝備精良的敵人激戰3天3夜,全連傷亡殆盡,僅剩他身負重傷。戰斗結束被送進醫院,朱彥夫先后做了47次手術,兩腿從膝蓋下截去,兩手從手腕以上鋸掉,失去了左眼,成了一級傷殘軍人。
在建設鄉村的戰場上,他拖著傷殘之軀,回到生養自己的小山村,把自己鎖在屋里,練習吃飯、喝水、大小便。朱彥夫在筆記中寫道,“我是雪地里的蚯蚓,雖然沒手沒腳,卻可以使冰封的土地松軟,只要永不言敗,敢于挑戰極限,絕路也可以逢生。”經過不懈努力,他又一次創造了生命跨越的奇跡,一個四肢嚴重殘疾的人再次站了起來。
看到許多村民們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朱彥夫拿出自己的殘疾金,辦起了一所夜校,教群眾識字。在朱彥夫看來,如果群眾出了問題,他不去解決,不理會,這實際上是他自己的過失,是自己的一種恥辱。1957年朱彥夫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翻山越嶺找水打井;修建1500米長的水渠;在荒山坡上種植蘋果和花椒,為村民走出一條致富路。
從村支書崗位退下來后,朱彥夫萌生了把戰場上戰友們英勇作戰的故事和自己身殘志堅的經歷寫成自傳體小說,教育后人的想法。憑著堅強的毅力,他練出了“無指翻書”的硬功,靠著視力僅有0.3的右眼,朱彥夫用嘴銜筆、殘臂抱筆,交替使用,每天寫百八十個字,歷時7年,寫完一部33萬字的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之后又寫了第二部《男兒無悔》。
“我用這剩下的半塊身軀,不管是滾,不管是爬,都要獻給人民,我做貢獻是應該的,必須的,理所當然的,因為我是黨員、是戰士,做點革命工作、革命事業是應該的,必須這樣履行職責的。”朱彥夫一生都堅守在百姓這塊陣地,有人把他譽為中國的保爾;他的一生與天斗、與地斗、與命斗,雖然飽經磨難卻從不認輸。
閃電新聞記者 張衍峰 戶延明 穆廣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