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19-09-22 13:59:09
茂腔一唱餅子貼到鍋臺(tái)上,
鋤頭鋤到莊稼上,
花針扎到指頭上……
9月22日,在第八屆山東文博會(huì)上,濰坊展區(qū)的高密茂腔展演吸引了眾多市民,茂腔是流傳于高密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 2006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據(jù)了解,莫言在小說《檀香刑》后記里,曾表白自己此書“寫的是聲音”,除了火車的聲音,“第二種聲音是流傳于高密一帶的地方小戲貓腔(茂腔)。”
齊魯網(wǎng)9月22日訊 茂腔流行于在青煙濰等地,迄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據(jù)了解,茂腔是最初是民間哼唱的小調(diào),后有民間藝人肘懸小鼓拍擊節(jié)奏而得名“肘鼓子”,在清道光年間已廣泛流傳于高密、諸城、膠州一帶。它在流傳過程中,融合了本地秧歌形成了“本肘鼓”聲腔系統(tǒng),也稱“噢嗬罕”或“老拐調(diào)”。當(dāng)?shù)亍氨局夤摹彼嚾艘参樟肆賾虻某唬纬闪宋惨舴甙硕鹊某ǎ藗兎Q之為“打冒”。因此,這種新唱腔被稱為“冒肘鼓”,后又取其諧音“茂肘鼓”,最后定名茂腔,被譽(yù)為“膠東之花”。
茂腔為什么曾經(jīng)那么火?
非遺傳承人,茂腔泰斗曾金鳳生前接受采訪時(shí)曾被問及,她用最樸實(shí)的語言解釋了這一現(xiàn)象級的熱潮,因?yàn)?strong>茂腔演的都是“家庭故事戲”,說的都是老百姓的家長里短,而且用的都是當(dāng)?shù)氐耐琳Z。生活氣息濃厚,加上大喜大悲的劇情,很多老戲迷幾乎能把念白唱詞背下來了,可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閃電新聞?dòng)浾?高亞南 張晴(實(shí)習(x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