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18-05-21 14:19:05
柳耀泉正在指導青年醫師分析臨床病例。攝影 湯臻 柳棟
柳耀泉參加1977年高考時的證件照。
青島醫學院醫療系77級一班畢業照。 (柳耀泉第三排右起第三位)
我是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今年10月就要退休了。對我來說,1978年的1月終身難忘。那時,我隨村里到鎮上修公路,工作是把一塊塊大石頭敲成碎石子,吃住都在工地上,干了半個多月才干完,走路回家時已經是下半夜,我倒頭就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家里人匆匆忙忙跑進屋把我搖醒,告訴我:“你考上大學了!”睡得還迷糊的我一下子來了精神,丟下一屋人跑去核實,確信自己是真的考上了!這要從1977年的冬天說起,關閉11年的高考大門再次打開,已經在家種地半年多的我,懷著興奮和激動走進了考場,并在1978年春天成為了青島醫學院一名新生。扛著鋤頭的我,轉身走上了醫學路,知識為我創造了嶄新的人生。41年過去了,當年的情景,我仍記得格外清晰,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題是《難忘的一天》。
有線廣播里聽到恢復高考
我老家在萊西院上,從小就喜歡讀書。那個年代,讀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村里幾乎是一書難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老師那里得到一本《數學手冊》,便開始沒日沒夜地看,一遍遍抄寫那些在別人看來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夜里坐在煤油燈前看書,火小了看不清楚字,只好把火調大湊在燈前看,煤油燈躥高的火苗把軍帽檐都烤壞了,為此,我沒少受到父母責罵。中考時,我在聯考中就是第一名,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從萊西五中高中畢業后,我卻不得不在農村務農。1977年10月底的一天,我在地里干活,中午回家休息時,從有線廣播里聽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那一刻,興奮和激動讓我完全忘了干活的辛苦。
走上考場心情像去參軍
那時候的心情和現在的考生完全不一樣,只是覺得不管行不行都要去接受祖國的挑選,那種心情就像去參軍一樣,根本不會想考上考不上。雖然要準備參加高考,但地里的活兒還得干。就這樣,我白天在地里干活,夜里挑燈復習。那個時候的備考,沒有人知道怎么復習,我只好把自己的高中課本拿出來看。冬天冰天雪地,夜里復習時,我的腳都凍了。終于迎來了1977年12月的考試。從我家到考場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整個高中都是那么過來的,也習慣了。我帶了一塊玉米面餅子和一瓶水當午飯。記得當時考了3天。當時所有考生都要考政治、語文和數學,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學,文科生加考歷史、地理。因為紙張短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題目印在一張卷子上,只是在題目前做標注。因為太心急,我好幾道題都是做完后才發現其實不用做。現在看來,當年的高考格外簡單,英語考試,有一道題是讓考生寫出26個英文字母。
服從調配走上醫學之路
考完試之后,我繼續務農。沒想到真的考上了,而且是當年萊西五中唯一一個考上的應屆高中生。和我一起考上的,還有我在萊西五中的老師邴老師。我們兩人一起騎著自行車到當時的萊西縣醫院體檢,但當時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被哪里錄取了。我們是考試前幾天填寫的志愿,但當時我對大學幾乎一無所知,填了三個志愿:北京大學的化工專業、上海交通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專業、山東大學的數學專業,這三所學校幾乎就是我知道的所有學校了。當年,幾乎所有的人都選了服從分配,我們想的不是我們想學什么,而是國家需要什么。1978年春節后,我收到了青島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知識改變一生的命運
1978年2月28日,我坐車到青島醫學院報到,成為青島醫學院醫療系77級1班的一員。同學們的年齡最大相差十多歲,但每個人對知識都如饑似渴。被壓抑了十多年的熱情,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晚上教室要關燈,連女同學都把顱骨標本偷回宿舍學習,沒人害怕。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好好學習,沒有任何娛樂活動,我在大學最奢侈的一次,就是花五毛錢看中央音樂學院演出團的演出。靠著國家助學金,我讀完了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醫生,就職于青島市中心醫療集團神經內科。我從事神經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已經36年,出版醫學專著3部,在國內外雜志發表醫學論文20余篇。每年高考,總是會勾起我對當年高考的回憶。在我看來,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是非常幸運的。恢復高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際遇。(記者 徐美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