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3-30 07:42:03
以“玩轉科技,精彩生活”為主題,29日,濟南市燕柳小學第九屆科技節拉開帷幕。在一處科技體驗區,學校四年級一班一名男生和爸爸發明的智能拐杖吸引了眾人的眼球。記者采訪獲悉,這一發明專為盲人出行設計,源于全班同學的調查結果:盲道常被占,盲人出行難。目前該發明已經申請專利。
29日上午,燕柳小學一年一度的科技節拉開帷幕。“小科技大幫助”,本屆科技節緊密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內容豐富多彩,比如精彩的高科技體驗項目、緊跟濟南市城建步伐的CBD創想、變廢為寶創意設計、蘊含科技道理的闖關游戲小實驗等等。而且球幕電影、VR展示、小胖機器人等也亮相校園。
同學們扮成盲人排隊體驗智能拐杖。 記者 李飛 攝
在一處科技體驗區,該校四年級一班學生龐謙碩和爸爸龐國棟發明的智能拐杖“吸粉”無數,同學們紛紛戴上眼罩排隊體驗。記者看到,這一智能拐杖與普通拐杖看起來無異,但底部多了一個盒子,里面裝著電源和喇叭,手柄處多了一個白色的雷達探測器。“它不是普通拐杖,是專門為盲人設計的。”龐國棟介紹,這一發明利用的是超聲波傳感器測距原理,類似汽車上的倒車雷達,當探測到前方有物體時,信號傳給控制器,拐杖就會發出“嘀嘀”的聲響。“距離障礙物大概一米時,拐杖就會發聲,距離越近,聲音越急促,提醒盲人前方有障礙物,需要繞行。”
據了解,這一發明源于四年級一班班主任鄭斌老師在全班組織的給盲人獻愛心的社會實踐活動。“鄭老師制作了一份關于殘疾人的調查問卷,我們兵分幾路,分別到泉城廣場、洪樓廣場和大明湖公園進行了發放。”參與者之一,該班同學李嘉誠告訴記者,問卷發放并回收了二百多份。
“同學們調查發現盲道經常被占用,盲人出行比較難。”龐國棟說,盲人出行一般也會帶個盲杖,但感知度較差。于是在班主任的提議下,全班同學就有了設計一款智能拐杖的想法。
作為一項寒假實踐作業,從事機械設計工作的龐國棟和兒子龐謙碩從去年寒假就開始了設計制作,前后用了兩個多月,終于成功。“只要拐杖感知到前方的障礙物,就可以發出聲響。設計雖小,卻為殘疾人朋友提供了便利。”龐謙碩說。
父子倆表示,智能拐杖還有改進的空間,目前已經申請專利。“等專利申請下來,希望能有廠家合作,進行推廣應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