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3-28 16:04:03
同學,這個很普通的稱謂,卻飽含著人世間很不普通的情誼。它至純至真,又彌足珍貴。近日,年過古稀的濟南老人吳恩生聯系本報,希望能幫他 尋找58年未見的老同學,“他們都在哪兒?還能不能再見一面?
吳恩生今年74歲,家住濟南市天橋區聯四路花格小區,退休前在一家運輸公司擔任調度工作。
“人一老,就喜歡懷舊。”吳恩生邊說,邊遞給記者一張照片。
這是一張黑白畢業照,攝于1959年,是濟南一中初15級三班的合影。它是吳恩生老人的寶貝。
“我現在一閉眼睛,在學校時候的事情便會在腦中閃現。”吳恩生對記者說。
老人最喜歡回憶的,是大煉鋼鐵時期發生的事。
“那是1958年,為了完成政治任務,全國上上下下都在煉鋼鐵,濟南一中也不例外。”那時濟南一中所有學生都被派往濟南鋼鐵廠去煉鐵,吳恩生永 遠忘不了第一次見到煉鐵爐時的景象,“又高又大,有點兒嚇人”。
因為班級大部分同學都十四五歲,不能上機器煉鋼,他們便被安排去撿煉鐵剩下的鐵渣。吳恩生當時是班級的體育委員,身高馬大,有一膀子力氣 ,他撿的鐵渣格外多。這些鐵渣將交給學校,再次進行回爐,煉出的鋼算濟南一中的鋼產量。
“那時候真累啊!干完活還得上課,進行政治教育。”吳恩生說,當時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回宿舍睡覺,
“我們這些男生睡一個大通鋪,回到宿舍之后,衣服都不脫,倒頭就睡,第二天醒來,發現你的頭枕在我腿上,我的胳膊搭在你肩上,挺好玩的, ”吳恩生覺得這個時刻大家是最放松的。
吳恩生說,初15級3班這個班級很特殊,大批人一起升到了高中,成為了高14級4班,六年的同窗情誼,使大家的情誼格外深厚。
人最大的愿望是再搞一次同學聚會,雖然去年夏天的時候,班級一部分同學已經聚了。
“聚是聚了,但是人還是不全?。?rdquo;吳恩生說,去年一位同學的病逝給他打擊很大,他覺得,如果不搞一次全班聚會,有些人可能真的見不著了。
不僅僅是吳恩生,他所能聯系上的其他同學也有同樣的愿望。他們委托吳恩生,希望能夠通過本報尋找那些闊別五十八年的老同學。
為了找到這四位同學,吳恩生特意做了一首詩:
“難忘學友春節叮嚀,最切尋覓久違姓名。希望晚報盡力協助,古稀心涌期盼成功。”
寫完之后,吳恩生老人深情地看著記者,眼神充滿渴望,他希望借助媒體早日實現這份心愿。
吳恩生要找的老同學,是以下四位:
劉兆雯(初中畢業合影三排右四,下同),女,1943年出生,家住濟南市歷下區東更道。劉兆雯的個子很高,體育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擅長跳高、 百米跑,在這兩個項目上曾經為班級取得過榮譽。劉兆雯高中畢業之后,考取了華東紡織工學院(今東華大學)。班級中有同學曾經聯系過她,劉兆雯 現在有可能在東北或者安徽。她有一個哥哥,叫做劉兆慶。
陳兆棟(四排左四),男,1942年出生,山東萊蕪人。陳兆棟是班級的“文學才子”,地方口音比較重,平常喜歡朗誦詩歌,擅長文學創作。曾經 在班級朗誦過郭沫若的詩歌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初中畢業后去往了西安,至今音訊全無。
俞銘傳(最后一排左二),男,1942年出生,四川人。長相俊雅,是班級中“班草”級別的人物。班級中乒乓球實力最強的人,姐姐、姐夫是山東 工業大學(今并入山東大學)的職工。初中畢業后,前往北京,考取了北京郵電學校。
王淑娟(一排右三),女,1941年或者1942年生人(老人記不清楚了),山東章丘人,班級中的“老大姐”,辦事積極,對人熱情。畢業后在后營 房的一家帽廠從事會計工作。后泉城廣場改造后,不知去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