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3-27 16:10:03
26日9時許,在李滄區東部李滄市民活動中心,青島棗山小學的小學生們走進非遺課堂,向熏畫傳承人李滄區文物管理所所長艾松林老師學習傳統熏畫。
據介紹,熏畫,來源于剪紙熏樣,又稱剪紙熏樣畫。熏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舊時民間保存剪紙、刺繡花樣的一種方法,是用煙火把剪紙、刺繡花樣原樣“復印”到紙張上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剪紙需要有樣子,現在多用復印或手繪的方法來制作樣子,熏樣技術退出了歷史舞臺,而與之處于同一生存環境的熏畫,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目前正處于瀕臨失傳的狀態。
據了解,熏畫是從熏樣演變來的,從熏樣到熏畫,完成了從實用品到藝術品的過渡,熏畫更加注重畫面的空間布局,注重左右對稱,色澤更加均勻柔和,畫面也更加美觀大方。由于其獨特的制作方式,熏畫兼具了剪紙和版畫的藝術效果,它原始保存了剪紙和刺繡花樣的形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老的“復印術”。
熏畫畫面用煙火熏制而成,需要經過構圖、剪樣、熏烤等10道工序,它以黑白基調為主,色澤均勻、柔和,猶如黑色的絨布。圖案內容包括人物故事、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建筑器物、吉祥紋飾等等。圖案色彩對比強烈鮮明,主題突出,構思精巧,生動傳神,題裁多樣,尤其善于表現民俗風情。
熏畫主要流傳于平度、李滄等膠東半島地區,尤以平度大石橋村的熏畫最具代表性。在世的主要傳承人有劉玉秀、艾松林、劉曉山、張嘉欣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