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2-10 07:54:02
原標題:“健康青島”美好愿景成現實
2016年7月,患有骨刺的萬秀芳老人到醫院復診時驚喜地發現,自己要負擔的藥費比上個月省了20多元;2016年底,患心衰的“老病號”徐西寧大媽出院時發現,住院的花費比去年少了一半多;春節前,膠州里岔的糖尿病人劉慎貞躺在自家炕頭上,接受簽約的家庭醫生上門巡診……
自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我市57所城市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老醫院遷建“升級換代”,三甲大醫院實現市內擴張,智慧醫療高效便捷,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完善,居民步行15分鐘內就醫圈百分百實現。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0.92歲,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質明顯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于全國前列,并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關鍵詞·深化醫改
公立醫院改革為市民省14.69億
2016年7月1日,右腿患有骨刺的萬秀芳老人從流亭坐公交車到市第八人民醫院復診,并在醫院買下一個療程的藥。萬秀芳發現同樣的兩種藥,上個月醫保報銷后需要自付205元,當天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她只需要負擔179元,省了26元。
最近5年是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攻堅階段,也是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關鍵時期。我市被國家確定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自2013年2月1日起,黃島區、即墨市8家試點醫院正式取消藥品加成,按進價實行零差率銷售。 2014年10月1日,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15家試點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截至2015年底,23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共向群眾讓利3億多元,醫藥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全覆蓋。2016年7月,我市57所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部展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規范藥品集中采購,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首次出現雙下降,共為群眾減少藥費支出14.69億元。組織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集中采購高值醫用耗材,減輕群眾負擔5040萬元。
我市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政府辦15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988個納入省統一規劃的村衛生室和34個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全市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省網采購基本藥物共約15.89億元,減輕市民用藥負擔4.77億元。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共采購基本藥物62.05億元,減輕市民用藥負擔9.30億元。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基本藥物累計為市民減輕用藥負擔14.07億元。
關鍵詞·分級診療
居民享受步行15分鐘就醫圈
5年來,全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對家住浮山后四小區的市民劉清平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自己家附近的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越來越多,他和家人看病更加方便了。2011年到2015年期間,我市規劃建設醫療衛生項目總投資82億元,新增業務用房120萬平方米,增加病床9060張。市級醫學中心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陸續完成,市海慈醫療集團國醫堂、市中心醫院病房樓、市婦兒醫院(一期、二期)、市第三人民醫院新院區、西海岸醫院等項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即墨、萊西、平度等6個縣級醫院擴建工程全部完成,醫院規模和服務能力均達到三級醫院標準。2016年,我市就醫環境進一步優化,市公共衛生中心開工建設,市立醫院東院二期和青大附院東院區綜合病房樓主體竣工,新增床位900張。市八醫東院區、眼科醫院新院區項目落地。
此外,截至2015年,全市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67家、鎮街衛生院107家、村衛生室4734家。 2015年,公立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近1600萬人次。我市居民步行15分鐘內就醫圈百分百實現。
為加快實現病有良醫,全面提升我市醫學科技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質量,2016年,我市與四川華西醫院、北大醫院和澳大利亞圓美溪國際醫療集團、韓國延世大學醫院等28家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開展42個學科、團隊合作,引進196名緊缺高層次醫學人才,招聘醫學博士169名,醫療衛生院士工作站達到6個,市民在青島就能得到國內外優質高效的醫療技術服務。
關鍵詞·智慧醫療
市屬醫院實現就診“一卡通”
5年來,我市全面實施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智慧醫療初顯成效。“80后”市民崔晶晶發現在青島看病,現在變得越來越簡單方便,掛號、預約、繳費等很多程序都可以在網上完成了。
市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信息顯示,近5年來,我市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鎮衛生院的基礎信息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初步建成,完成了公共衛生服務平臺、婦幼保健平臺和村衛生室工作站系統建設,有效提升了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水平,實現了患者診療和住院信息的電子化記錄。全市電子健康檔案資源庫基本搭建完成,為信息惠民和智慧健康提供了基礎保障。
2016年,我市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行動計劃,建設覆蓋全市居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完成預約門診360萬人次。所有市屬醫院實現就診“一卡通”,市民在不同醫院可實現統一預約掛號、診療繳費通用、檢驗結果互認。此外,我市還啟用了“120”互聯急救移動終端,實現了標準心電圖實時采集傳輸和遠程閱讀診斷。
關鍵詞·全面兩孩
去年醫療機構接生增長84%
懷孕4個月的“二孩媽媽”周君瑜是高齡產婦,她很擔心自己生孩子時會遇到生育高峰,醫院產科會 “一床難求”。5年來,我市平穩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穩妥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引導群眾科學合理生育,有序開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改革,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保持在正常范圍。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已覆蓋全部常住人口,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住院分娩補助制度等獎勵扶助政策落實率達到100%。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2016年,我市合法生育率達到97%以上,繼續保持全省前列。我市積極應對生育政策調整帶來的生育高峰,合理調配醫療服務資源,增加產科床位和崗位人員服務能力供給,全年醫療機構接生可達14.6萬人,比2015年增長84%,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建立市、區(市)兩級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暢通急救綠色通道,保障了生育市民特別是高齡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安全。開展孕前檢查、“兩癌”篩查(宮頸癌、乳腺癌)等12項婦幼健康免費服務項目,惠及群眾40.82萬人次。完善落實計生特殊家庭扶助保障政策,為外來人口提供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230多萬人次。創新規范計生基層工作機制,實施分類指導和按需服務,計生工作逐步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型。
5年來,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補助標準從2010年15元提高到2015年50元,新增了老年人、兒童、高血壓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等免費服務項目,將流動人口納入孕婦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和聽力篩查范圍。深入實施健康促進行動,黃島、嶗山、李滄三區被評為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城陽區被評為省級示范區。
關鍵詞·家庭醫生
360萬居民有了健康“守門人”
2016年7月2日,躺在自家炕頭上的糖尿病患者劉慎貞突然心率過速,膠州市里岔鎮衛生院的遠程心電監護系統馬上開始報警。簽約家庭醫生苑寶祿隨后趕到及時診治。 2016年,我市發揮醫聯體建設、集團化發展的載體作用,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落實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共有25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服務團隊1768個,簽約居民360萬余人。
我市在全國率先推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體化管理,規劃建設32處鎮街中心衛生院,11所鎮街衛生院入選國家級“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培養全科醫生810名,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積極開展健康扶貧,新建99家中心村衛生室,方便農村村民就近就醫。近年來,我市加強分級診療和醫療聯合體建設,推進城鄉對口支援工作。 2016年,我市建成各種形式醫聯體487個,派出3012名醫務人員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門診服務12萬人次,開展手術1363臺次,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市民可以就近享受大型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和專家診療服務。在青島當鄉醫也成為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市通過財政補助、購買服務等方式對鄉村醫生實施補助,2015年增加投入約1.6億元,全市每名在崗鄉村醫生年收入增加近30%。
關鍵詞·中醫藥
37家醫療機構組建 “中醫航母”
2016年12月,《青島市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正式發布,青島市中醫藥發展集團作為由37家醫療機構組成的 “中醫航母”正式起航。近5年來,我市中醫藥事業邁出新步伐,基本建成多層次、廣覆蓋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在全國率先試行門診中醫優勢病種醫保報銷,推行特聘中醫專家存案制度,試行中醫醫療質量信譽等級評定,開展送湯藥上門服務,不斷拓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新業態。共建成5個“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區、80個國醫館、100個中醫專病 (專技)特色門診、189個中醫特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16年,作為全國唯一副省級城市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我市出臺10多項中醫藥扶持政策,全市所有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街衛生院實現了中醫藥服務的全覆蓋。
2016年,我市形成了“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167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巡診服務,62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我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打造出聞名全國的醫養結合“青島模式”。
數字新聞
2015年,人均期望壽命比2010年提高0.82歲,嬰兒死亡率由3.48‰下降至2.885‰,孕產婦死亡率由9.09/10萬下降至1.39/10萬,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繼續處于全國前列,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2016年7月,我市57所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全部展開,全面取消藥品加成,規范藥品集中采購,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首次出現雙下降,共為群眾減少藥費支出14.69億元。組織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集中采購高值醫用耗材,減輕群眾負擔5040萬元。
“十二五”期間,我市孕前優生覆蓋率保持在80%以上,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2011年到2014年,完成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免費檢查75.24萬人,補助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15.47萬人,補助率98.85%,農村婦女免費增補葉酸12.17萬人,補服率接近100%;補助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中央專項3700例。
自2011年以來,我市累計為18萬多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防齲,開展免費孕婦產前篩查17萬人次,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19萬人次,篩查率達99%。
我市建立八處愛心獻血屋,無償獻血者獻血已經有140余萬人次,平均每年約有10萬人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年采血30余噸。青島市連續19年9次榮獲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百姓故事】
住院花費減了一半多
78歲的徐西寧老人是青島外事服務學校的退休教師,她患心衰、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已經13年了,每年的4月和10月季節交替時,她都會到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住院,給自己的心臟做一次 “保養”。 “作為一名資深的‘老病號’,我能夠切實感受到,5年來青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給我的實惠,我家周圍的醫院越來越多,看病越來越方便,需要自己負擔的醫藥費卻越來越少了。 ”徐西寧說。
徐西寧家住樂清路附近,周圍不僅有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這樣的大醫院,還有幾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專科診所,無論是看感冒、咳嗽這樣的小病,還是看心衰、支氣管哮喘這樣的大病,都非常方便。 “青島阜外醫院在2016年啟用了新大樓,不管是病房的環境,還是醫療檢查設施都提高了很多。 ”徐大媽說。她拿出了2016年和2015年兩年的住院收費一覽表做對比,無論是住院時間還是用藥都很類似,2015年她兩次住院,需要自己負擔的醫藥費是4000元,而2016年只有1800元。 “2015年,醫院CT、核磁共振等檢查費就已經大幅度地降過一次價了,2016年下半年,公立醫院又取消了藥品加成,藥費又降了一截,我們這些患者確實得到了實惠。 ”徐西寧說,住院花錢少了不說,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比以前更好了,醫院還從北京、上海等地請了國內知名專家來青島看診或者會診,她在青島看病就更放心了。
除了在醫院住院方便了,徐西寧老人在家里看病同樣很方便。老伴去世后,徐大媽成了獨居老人,兒女和醫護人員都擔心萬一她獨自在家時突發心臟病,會有危險。徐西寧大媽說,這兩年她住的小區附近開了一家呼叫門診,打一個電話就能把醫生請到家里打針看病,給她和家里人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