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2日訊 小微企業連接著千行百業,作為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在吸納就業、改善民生、推動創新、促進經濟復蘇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恒豐銀行及時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在總、分行層面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建立綠色通道等推動機制落地見效。截至2024年末,全行小微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7%。
服務下沉, 提升普惠金融供給能力
蛇年春節前夕,曲靖市麒麟區創新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蔬菜水果及肉蛋乳制品的批發業務需求快速增長,大規模的備貨需求使得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周轉壓力。恒豐銀行曲靖分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協助客戶落實不動產登記相關手續,5個工作日即完成授信批復2300萬元,趕在春節前投放2000萬元資金,保障當地春節市場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
(昆明分行工作人員在蔬果糧油市場實地調研)
小微企業“喊渴”、銀行“喊難”的矛盾局面如何破解?精準對接市場主體需求,才能提供“準、快、惠”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恒豐銀行各地分支機構主動獲取“推薦清單”,積極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還立足區域稟賦和產業特點,開展清單外小微企業走訪,通過“入圈、延鏈、拓群、引數”開展批量化營銷,提供差異化、高適配性的綜合金融服務。
在山東,棗莊、東營分行舉辦多場“零距離”金融服務推介會,“對癥”了解小微企業金融需求;在云南,昆明分行積極參與地方各級專班組織的宣講活動,通過政銀企三方聯動模式,精準施策、有效幫扶。恒豐銀行工作人員走進企業、產業園區、專業市場、商業協會,開展政策宣導,“面對面”問需、“點對點”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最后一公里”。
在探索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長效機制方面,恒豐銀行聚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經營主體等重點支持領域,優化業務流程、配備專項資源,打通小微企業融資難點堵點。同時,積極落實盡職免責制度,激發敢貸愿貸動力,讓一線人員大膽創新、積極作為。
精準施策 釋放小微企業發展動能
恒豐銀行借助數字信貸綜合服務系統,匹配小微企業多元化、差異化金融需求,加大首貸、信用貸款、無還本續貸、中長期貸款等投放力度,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設備抵押等靈活擔保方式,確保低成本信貸資金精準高效直達現代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高格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專注集成電路設計、封測技術解決方案、芯片成品應用方案,在擴大生產規模、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方面急需資金支持。恒豐銀行南京分行派專人上門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融資難點,通過純信用、免擔保方式提供了950萬元的普惠貸款,以低成本融資助力鍛造“中國芯”。
(江蘇高格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封測無菌車間)
深圳市今朝時代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營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單體、模組、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訂單增加,且回款多在次年,面臨流動資金緊張難題。結合企業擁有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84項的情況,恒豐銀行深圳分行工作人員初步制定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案。了解到企業用款的急切需求,而知識產權評估質押流程耗時較長,分行主動調整授信方案,結合當地人行“騰飛貸”服務政策,直接提供3000萬元授信支持,迅速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問題。
服務迭代 推動金融資源高效配置
小微企業融資往往具有“短”“頻”“急”的特點,為縮短小微企業“等貸”時長,恒豐銀行建立起響應反饋、快速審批“綠色通道”,明確限時辦結服務,助力信貸資金高效、精準直達小微企業。
同時,恒豐銀行主動從金融資源“供給端”發力,持續釋放數據要素的資源潛能和活力,構建涵蓋“信用+抵質押+數字供應鏈”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融資的便捷性、可得性,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制“金融加速器”。在安徽,上線商用車按揭貸款,通過與江淮擔保數據互通,實現客戶按揭從申請、審批、放款到還款操作的全流程線上化,最快5分鐘之內到賬;在山東,實現與山東省農業擔保系統直連,成功落地銀擔直聯模式農產品倉儲融資場景貸款;在江蘇,搭建“數贏普惠”營銷應用平臺,自動引入企業“蘇信分”和企業信用報告,構建用戶畫像,受益于“數贏普惠”平臺的科創小微企業近700戶,投放金額達39億元。
下一步,恒豐銀行將緊扣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對接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持續健全專業化經營機制,加大產品創新和服務力度,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以更務實、更有力的舉措助力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見效,為助推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恒豐力量。(通訊員:李夢清、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