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引發熱烈反響。從“一件事一次辦”到“高效辦成一件事”,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全面開啟“加速度”。
山東省稅務系統深入學習貫徹意見精神,緊密結合2024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各項服務舉措,圍繞“持續提升效能 辦好為民實事”主題,進一步探索打造“服務·創新·協同”矩陣體系,持續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增強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聚優服務 謀劃高起點便民布局
當前,山東省稅務系統正加快推進稅費服務提質增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加快辦稅繳費便利化建設,打造“線上+線下”雙向聯動模式,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一站式、全業務辦稅體驗,“智慧”作用幾何?各地辦稅服務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
棗莊市山亭區稅務局通過不斷優化“智稅云廳”建設,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業務“受理審批—征納互動—線上咨詢—遠程幫辦”的“云上辦理”服務。建成以來,有效降低了線下進廳人流量,大幅提升了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效率。
棗莊市山亭區稅務局靈活配置“聽得見”的“云坐席”以及“可視化”的“云幫辦”,提升遠程問辦服務能力的同時,充分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圖:徐長征;文:陳妍)
“稅務部門推出了征納互動服務,通過視頻對話、屏幕共享、截圖引導等方式‘手把手’遠程輔導,我們點點鼠標就完成了業務辦理,真正實現辦稅繳費‘一次都不用跑’。”棗莊市美斯工藝品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孫躍表示。
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稅費服務鏈條在不斷延伸拉長,疏通“毛細血管”、破除制度障礙的征納互動方式也在不斷更新。
為有效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在涉稅咨詢過程中遇到的服務鏈條脫節、多頭描述需求、多方尋求幫助等堵點問題,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積極整合辦稅服務廳內“遠程咨詢輔導中心”“網上業務審批中心”兩大功能區域,組建集政策咨詢、辦稅輔導、業務辦理為一體的青年稅費服務團隊,“一人兼兩職”既做“接線員”又做“辦事員”,日常業務線上實時輔導、即時辦理,同時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依托,持續暢通征納溝通渠道,按照企業類型、政策適用主體定期推送政策熱點和業務指南,幫助納稅人隨時“充電”,做到“腦中有知識,手中有政策”,讓市場主體更活躍。
聚力創新 激活高效能發展引擎
擺脫路徑依賴、淘汰落后產能、破解轉型瓶頸……近幾年,山東各地企業始終保持住耐心和定力,在結構調整、提升質量、培育新動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加速向高端產業邁進。
鑄造作為高端裝備產業發展中必需的生產工藝,培育了諸多龍頭企業。其中,濰柴(濰坊)材料成型制造中心有限公司近年來致力于產業智能化升級,投資2.5億元進行自動化改造,先后建成5條智能打磨線,擁有機器人數量250臺,年產鑄件能力超過35萬噸。
“從小工廠蛻變為龍頭企業,這份成績靠的是心無旁騖做實業的堅守,同樣離不開的是稅收部門的高效扶持,2024年第一季度,我們就已經享受到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政策優惠金額2000余萬元,我們也將繼續秉持‘綠色鑄造、清潔生產、循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產品監測技術和行業應用水平。”劉繼波表示。
為使企業更好地成長為綠色鑄造、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引領者,濰坊市寒亭區稅務局在制度安排和責任落實上“主動跨前一步”,創新建立納稅服務熱線工單“大聯動”和“簡事快辦”模式,形成“窗口受理—廳內流轉—限時辦結—結果反饋”一鏈式管理服務機制,著力打通企業信息歸集、訴求收集、稅源監控等工作“最后一公里”,助力企業“高跳快跑”。
新賽道、新模式、新動能,正助力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正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接力棒”,山東省稅務系統全力做好政策輔導優化調整、重點難題集中攻堅,著力提升“一件事”辦事質效。
國家稅務總局平邑縣稅務局組建“稅務專家團”到山東認養一頭牛乳業有限公司走訪問需,進行“一企一策”靶向輔導。(圖:王紀梅 文:郭力瑄)
走進“認養一頭牛”乳業乳制品智造基地,現代化的智慧工廠、全封閉無接觸自動化生產線、萬畝高標準生態牧場……集草場、牧場、乳制品生產、旅游體驗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鏈已初現雛形。
為呵護地區“龍頭企業”茁壯成長,平邑縣稅務局積極探索創新對龍頭企業的稅收支持方法,推出了“稅務專家團”“遠程問幫辦”“一企一策靶向輔導”等多項舉措,2023年幫助該企業享受各類稅收優惠1000余萬元,為企業的茁壯成長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聚焦協同 打造高質量營商環境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基礎是將多部門辦理的“單個事項”集成為企業群眾視角的“一件事”,關鍵是“高效辦成”。為此,山東省稅務系統以推動部門協同共治為抓手,依法依規共享數據信息,形成縱合橫通合力,打通為民辦事的“最后一公里”。
“自從公司附近有了‘泉稅驛站’后,辦稅就更加方便了。”山東方科包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辦稅人員韓貫學在商河縣玉皇廟鎮便民服務中心的“泉稅驛站”辦理完法定代表人變更后說道。
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歷下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來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泉稅驛站,幫助納稅人繳費人開具個體工商戶清稅證明,提升了群眾辦稅的便利化水平。(圖/程瀟 文/ 楊柳)
濟南市稅務局聯合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開展加強基層納稅服務供給行動,依托各街道(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泉稅驛站”,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納稅人繳費人的“家門口”,打造“十分鐘”便民辦稅圈,借助第三方場所在辦稅服務廳之外設立便民辦稅點,推動常見稅費業務就近辦、一站辦、快捷辦。
自“泉稅驛站”建設推動以來,濟南市稅務局聯合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赴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多輪次培訓輔導,實現高頻事項主動引導、在辦業務精準輔導、復雜業務語音呼叫等涉稅事項服務的有效落地,目前已覆蓋全市161個街鎮便民服務中心,累計辦理就近幫辦業務4000余筆。
為紓解企業資金難題,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單縣稅務局深化與縣金融辦、銀行金融機構合作,積極發揮納稅信用在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引導納稅信用良好的企業精準對接銀行金融機構,促使社會各方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據統計,2024年1至4月份,通過“銀稅互動”jiro累計授信29筆,授信金額2300余萬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
下一步,山東省稅務系統將繼續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提升稅務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圍繞企業、群眾兩個全生命周期常態化開展好“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民破除堵點、增進福祉,助企增智向新、逐綠前行,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稅務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