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提升城市安全感,城市“數字應急力”的建設是重要支撐。11月20日下午2點20分,“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供熱分平臺彈出一條報警信息,顯示在市南區福州南路一處熱力井內溫度異常,平臺AI算法智能分析,預測存在熱力管線泄漏的情況。
全天候實時監測、全流程有效處置。這是青島提升“數字應急力”、讓市民生產生活和城市更安全的場景之一,背后是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聯合海納云為青島搭建的“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針對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等城市安全易發風險,從被動發現到主動報警預警,從人工檢查易誤判到AI算法精準研判,實現預警關口前移、應急響應及時、應急處置增效,打造城市感知一張網,用科技的力量守護城市安全。
▲”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熱力分平臺
形成“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的全流程閉環防控機制,對于提升城市應急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細則(2023版)》提出“建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對城市整體安全運行態勢和跨行業領域風險進行分析研判,實現分級分類預警和聯動處置”。建設數字化應急平臺,已經成為城市安全能級提升的必選項。
在青島,1.7萬臺、100余種智能傳感器正24小時持續監測著主城區568公里燃氣管網及地下相鄰空間、482公里供熱管網、278公里排水管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已有效處置燃氣泄漏6處,發現供水管網壓力不足47處,排水管網檢查井可燃氣體濃度異常24處。
▲海納云星海數字平臺為應急安全夯實技術底座
▲海納云構建“1+9”一體化軟件平臺體系
強大的技術引領、數據運營和場景應用能力,是海納云得以賦能城市提升“數字應急力”的關鍵。
據介紹,海納云承建的“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為平臺提供底層泛在技術支撐,為城市全面部署應急管理數字底座。
強化數據運營,海納云針對城市應急場景中風險的傳導和疊加,構建起國內首個“跨行業城市級風險耦合AI大模型”,對安全應急災害預警中可能會產生的集聚疊加及傳導性的事件進行綜合預警。該模型通過梳理170類目城市安全應急大數據進行多元數據融合,通過自主研發多種AI算法進行智能技術融合。
深化場景應用,海納云通過梳理青島燃氣、熱力等9大場景及內部系統流程再造進行復雜場景整合融合,推動平臺與可調度資源進行高度關聯,實現了“五個自動”,即自動判定預警級別、自動推算影響范圍、自動確定響應范圍、自動匹配處置建議、自動派發任務并跟蹤反饋。
聚焦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四大領域,海納云還在全國10余個省、20余個城市的數字城市建設項目,將青島應急安全管理的試點經驗在山東濟南、山東德州、安徽合肥、河南鶴壁、重慶等城市實現復制,打造了“合肥經開區智慧排水項目”“鶴壁市防汛輔助決策平臺項目”“重慶鐵山坪森林防火項目”等優秀樣板。
海納云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聯合更多城市及部門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預警解決方案,為全國城市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賦智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