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0日訊 去年3月,記者路過濟南起步區時,這座新區還是一副“大開大建”的城市面貌——到處都在修路、四下都是工地。
今年3月,記者再次來到濟南起步區,卻發現這里已經完全變了樣!道路整潔通暢、廠房鱗次櫛比。中科院、國電投、比亞迪、京東等產業園區紛紛投產,大量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的到來,使得起步區一躍成為當前濟南就業機會最密集的區域。
昔日的荒郊野外
如今的產業新城
比亞迪“超級工廠”投產
“之前這里是一片蔬菜大棚,去年這個時間,在這里看到的是一隊隊的工程車,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剛剛下線被運往全國各地的新能源汽車?!北葋喌闲履茉雌嚠a業園投運不到一年時間,就讓這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
在這座工廠上班的年輕人,有一部分是從比亞迪其他項目調配過來支援的人員,另外大約80%的人則是從濟南當地招聘。目前,比亞迪濟南基地還在加快招聘工人以充實生產。據不完全測算,全部投產后,這座“超級工廠”預計總用工人數會突破3萬人。
中科新經濟科創園華麗變身
“這里成立初期就是一張白紙,需要做的就是培育有特色的新動能?!敝锌菩陆洕苿搱@目前已引入3家中科院分支機構,并且其科研成果皆已走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
作為濟南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引進的三大院所之一,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已經邁出了科研孵化、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第一步,實現了首臺(套)4000萬元訂單并交付使用,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中科核技術研究院“新一代便攜式伽瑪相機”“通道式伽瑪成像儀”等4項核安全監測系列產品已實現小批量生產和推廣應用,快速走向產業孵化之路;中科泛在智能研究院打造的綜合孵化平臺,已孵化產業化公司7家,其中高科技企業3家,產業孵化公司4家,擁有合作機構37家……
千億會展產業生態圈成型
“去年,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的6個展館還在緊張的建設中。如今,這座全球凈展面積最大的國際會展中心已經基本建成,近期就將正式迎來全球首展?!蹦壳?,會展中心首期北側六個標準展館和登錄廳已具備使用條件。
據悉,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綜合規模最大的會展中心,同時也是金屬屋面面積最大、地面承載力最大、單館跨度最大的會展中心,可滿足目前世界上所有類型展覽的需求。近期,會展中心將迎來正式首展——中國(濟南)國際機床暨智能制造裝備展覽會(簡稱:濟南智造展)。預計展覽面積5萬㎡,觀眾6萬人次,參展企業近1000家。
高新產業集群落地生根
在京東智慧物流產業園,投資13.3億元的京東濟南智能電商運營中心(亞洲一號倉)已經滿負荷運轉3年多。隔壁的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也全面啟用,進駐了京東智聯云(山東)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京東生鮮山東省級運營中心等核心業務單元。作為起步區高端裝備制造園區落地開工的首個項目,光大照明智慧產業園正在全力建設國際領先的綠色照明產品研發生產基地……
跨河發展,產業先行!伴隨著“千億產業新城”號角的吹響,五年奔跑追夢后,濟南起步區一步步趕超時代潮流,從耕種牧漁,到擁抱新經濟,黃河北這片時代熱土已然涅槃重生。
大交通生態圈初具規模
除了“四新”產業的全面落地,起步區交通、配套等相關利好也在加速兌現!
2021年9月,有著“萬里黃河第一隧”之稱的濟濼路穿黃隧道正式通車,跨過黃河最快用時僅需約5分鐘!2022年1月,濟南黃河鳳凰大橋正式通車!兩岸市民可選擇自駕、公交、軌道、步行、騎行等多種方式通過黃河。2022年8月,有著黃河北“經十路”之稱的黃河大道一期建成投用,成為加強黃河南北聯系的重要走廊。再加上飛速建設中的黃崗路穿黃隧道、濟南黃河大橋復橋以及規劃中的航天大道隧道……到“十四五”末,濟南跨黃通道將達到26個,其中僅起步區的沿黃42公里段,就規劃有14條通道,平均間距僅3公里,在所有黃河沿線城市中位居首位。
可以想象,大交通生態圈的不斷完善,將為起步區的發展加足馬力。
家門口的15分鐘便捷生活圈
與此同時,起步區首個落地的優質教育配套——起航實驗小學已經正式開學;山大二院北院區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今年底投入使用;相當于濟南奧體中心1.4倍大小、可同時容納6萬人觀賽的黃河體育中心已經沖出正負零,預計2024年全面竣工……
在教育、醫療、文娛等多重資源聚合效應下,一個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未來新城已逐步顯現。不久的將來,起步區不僅是車水馬龍的國際級交通樞紐,也是各類高能級會展會議舉辦的中心;同時,生活、工作在起步區的人們還將享受“15分鐘體育健身服務圈、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15分鐘休閑娛樂圈、15分鐘文化活動圈”……
濟南起步區
一個承載抱負和夢想的地方
伴隨產業、交通、配套等利好的全面兌現,濟南起步區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來這里就業、安家。有人已經敏銳的注意到:省內一些區域的人才大軍,正在向起步區集結?!斑@里工作好找,工資不低,已經沒必要跑北上廣深了?!?/p>
“到起步區去!”已然成為濟南抑或整個山東的聲音。
51歲的劉志和是濟南起步區的新人,作為物流從業者,他長期在濟南、杭州、上海等地工作。幾年前,他來到濟南起步區——這片全國矚目的熱土,參與京東亞洲一號倉的建設,成為新區的早期建設者。隨著項目的建設和投產,這個項目的運營團隊,也從20多人發展到上千人。
25歲的北京大學畢業生張曉云,更是這里的新人。去年年底,她在新區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研發電商平臺銷售電子產品。在這里創業可以享受到多項政策扶持,這讓她的項目輕松進入了種子期。雖然項目還沒有贏利,但她很自信,因為她的平臺有獨創的技術。
……
不同于濟南老城區的促狹,起步區整潔開闊、道路四通八達、無數個廠房拔地而起。整個起步區如今已入駐多個眾創空間,有大學生創業團隊10余個,入孵企業100余家,無數年輕的“新新人類”在這里為夢想齊聚……
經驗豐富的劉志和是人才,充滿活力的張曉云也是人才……當這些人才聚攏到起步區,將這里當做創業就業的沃土和生活的樂園時,濟南起步區的經濟活力將被徹底激發。
俗話說得好,樓市增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經濟,長期看人口”。人口既是消費力,又是生產力,是樓市增長的根本。
隨著千億產業利好的不斷兌現,未來的起步區或將保持每年人口凈流入幾十萬。也就是說,濟南起步區的樓市,必然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