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 成立于1952年的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目前有女職工351名,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和專業技工職稱的294名,研究生以上人員68人。近年來,該局女工委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熱心服務女職工,為她們建功立業、地質報國搭建起廣闊的舞臺。
繼承優良傳統,地質報國作貢獻
1976年3月8日,該局成立了系統內第一支“三八女子鉆機”隊伍,一群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姑娘,走向了地質野外。她們發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地質三光榮”精神,以鐵人王進喜為榜樣,在能源找礦一線戰天斗地,譜寫了一曲女性工作者的青春贊歌。兩年多時間,她們共完成鉆孔45個,累計鉆探進尺23748米,年年超額完成國家任務,成為當之無愧的地質尖兵,榮獲全國“特別能戰斗的鉆機組”榮譽稱號,并受到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2021年,在省直單位“中國夢·新時代·跟黨走”宣講比賽中,三八女子鉆機的故事在全省160部參賽作品的脫穎而出,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進入新時代,該局女工委積極履職盡責,搭建女職工干事創業的舞臺,帶領廣大女職工繼承優良傳統,發揚煤田地質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鉆研、特別能開拓、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強化“主人翁”意識,在山東省地質找礦、地質服務發揮了“半邊天”作用。
2019年,一場“盤清自然資源家底”的大行動——第三次國土調查在全國展開。國土是生產之要、自然之基,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重要前提。為積極踐行國務院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該局大批女工也奔赴了三調項目第一線。其中由該局承擔的壽光三調項目總體質量列全省第一,高唐三調項目進度列聊城市第一。
該局女職工還憑借一種忘我奉獻、誓爭第一的精神,在山東省省情監測、基礎測繪、地質環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有2名女職工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一大批女職工榮獲省直機關三八紅旗手、省直機關群眾工作先進個人、全省行業杰出科研團隊等榮譽;部分女職工家庭榮獲省直機關“最美家庭”、山東省“五好家庭”等榮譽,有100多名專業技術女職工在各個崗位上榮獲省部級和地廳級科學技術獎。
弘揚志愿精神,公益事業顯擔當
服務公益,回報社會,是該局女職工工作始終堅持的主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該局立即組建了10支志愿服務隊,在局屬各單位所在市開展志愿服務,其中在濟南和泰安的女子巾幗志愿服務隊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們發揮女性認真細致的特點,協助社區開展科普、心理咨詢、秩序維護、生活幫扶等服務,冒著風險給隔離家庭送水、送菜,受到街道辦、社區、居民多次贊揚,擦亮了巾幗志愿服務隊的名片,被表彰為“省直機關抗擊疫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每年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該局女工委都會組織女職工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群眾“奉獻愛心,溫暖群眾”。每年女工委都圍繞中央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和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緊密聯系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精選宣講主題。她們深入社區、深入野外鉆機等施工一線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把黨的政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用真情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履行職責使命,維護權益當后盾
該局女工委堅持履行為女職工服務的職責,將女工委建設成為維護女職工權益的重要載體,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展示新時代女職工良好風貌的舞臺。
每年開展“三八維權月”“維權行動月”“法律監督周”等系列活動,積極暢通女職工訴求渠道,對于女職工的來信、來訪,做到熱情接待、認真對待,不推諉、不敷衍,竭盡全力為她們解決問題。
為了切實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女職工,女工委從女職工職業病、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女職工勞動關系協調、女性健康、女性癌癥預防等方面,做細做實幫扶救助工作,把精準理念貫穿到困難女職工幫扶的全過程。聘請山東省高院專家為女職工講解《民法典》,組織該局女職工觀看了《山東省反家庭暴力條例》普法宣視頻,為大家發放了條例宣傳單頁,通過圖文并茂、直觀易懂的形式,讓女職工了解了如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以及構建平安家庭等知識,增強了廣大女職工維護自身權益的自覺性。
女工委還充分發揮女職工“娘家人”職能,真心實意為她們解難事、辦好事。出實招建成包含兒童學習用桌、游戲沙盤、兒童滑梯、兒童積木、兒童書架等設施的“兒童之家”活動室,建立健全“兒童之家”監管機制,解決了女職工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