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2025-01-14 14:49:01
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了任內最大規模,也是最后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這個對全世界國家地區的芯片管控,美國政府叫它《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叫它“被美國業界和國際社會批評的拜登遺產”,科技巨頭甲骨文則叫它“美國顛覆自家云產業的措施”。
美國這輪芯片管控能被自家多位科技大佬罵成這樣,是因為這一霸權主義行徑就是妥妥的“世界地圖炮”。美國要把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地區劃分為三級:只有18個被列為第一級,他們在接受美國“長臂管轄”的情況下,可以不限量從美國進口顯卡和閉源大模型;以色列、新加坡、沙特等第二級國家地區只有聊勝于無的進口配額,他們的企業想多進口就得“特事特辦”向美國申請;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級則被全面禁止進口高端顯卡和先進閉源大模型。
“把打游戲的設備都禁了”
美國搞這么大動靜,目的是防止先進芯片直接或間接流入中國大陸,維持自身AI霸權。但這種“為你舍棄全世界”的打法,是封殺中國,還是封鎖美國自己呢?怪不得消息一出,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代表亞馬遜、微軟和Meta等企業的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以及多家美國科技巨頭都公開敦促拜登政府叫停制裁。英偉達抗議說,白宮這是把打游戲的電腦等主流消費品用到的技術都給取締了;按僅次于微軟和谷歌的世界第三大軟件公司甲骨文的執行副總裁肯·格魯克的話說,“難道他國主權機構、銀行、醫療機構買你的芯片,也得遵守你的標準,接受你的檢查?”
更令美國企業擔心的是,目前全球AI領域唯二的“大玩家”就是中美,中國還有美國缺乏的海量應用場景訓練提升AI效果。現在美國來這么個“鷹之一手”搞“閉關鎖國”,不就是在逼著全世界選另一家嗎?甲骨文就說了,“美國此舉等于把百分之八十的全球市場拱手送給中國”。
民主法治成了笑話
霸權主義坑得自家企業怨聲載道,美國政府卻一直明知故犯。
美國商務部長 雷蒙多:他們企業是為了賺錢,而我每次采取行動都會剝奪他們的收入。
所以你也知道剝奪的是美國企業的收入啊。
美國商務部長 雷蒙多:民主對你們的業務有好處。法治,無論在美國還是世界各地,對你們的業務都有好處。
但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說,政府搞制裁的時候就沒接受過業內咨詢;甲骨文也說,沒有咨詢或公眾評論的步驟。抗議聲實在太大,美國政府于是又說,宣布制裁后的120天內,各方還可以提意見。這樣先出政策再補流程,哪里民主了?哪里法治了?
“中國已經追上來了”
美國的企業承受了制裁代價,美國的科技霸權反而越來越不穩。
谷歌前首席執行官 埃里克·施密特:事實是,中國的幾個項目看來已經追上了美國。而這甚至是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采取特別舉措下,限制高性能芯片供應給中國之后發生的事。
2018年美國開打對華貿易戰,2019年起中國獲得國際授權的專利數量就超越了美國。2018年,中國芯片出口額5591億元,2024年的芯片出口額則預計超過11000億元。頂著美國制裁,實現了翻倍。
危機感也是重要的前進動力,這是中美企業的共識。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 黃仁勛:請聽好,如果我們在接下來的30天內未能全力以赴,那么英偉達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破產。是的,甚至可能就在未來30天內。
用甲骨文的話說,“我們不需要搭美國政府的便車,我們需要的是美國政府讓條路出來。”科技前沿的荊棘之路沒有捷徑可走,不擺正態度,隨時會被超越。這個道理,美國企業懂,但美國政府似乎并不懂。美國的AI霸權主義行徑,最終只會讓自己淪落為孤家寡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