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3-10-17 08:57:10
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據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報道,國際醫學期刊《麻醉學》(Anesthesiology)2023年年會上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發現,美國非裔和西班牙裔患者的手術后死亡幾率遠遠高于白人患者。該研究在對2000年至2020年間美國7740家醫院的100多萬例手術過程進行分析后,揭示了這一現實情況。
具體來看,非裔患者在手術后30天內死亡的幾率比白人患者高出42%,而西班牙裔患者則高出21%。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在美國社會中非白人患者在醫療保健和治療方面一直遭受著巨大的種族差異,尤其是非裔患者。與所有其他群體相比,非裔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發病率最高,癌癥死亡率也最高。與白人兒童相比,非裔兒童的哮喘死亡率高出500%,每千名活產嬰兒的死亡率幾乎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
英國諾丁漢大學醫療保健哲學助理教授伊恩·詹姆斯·基德(Ian James Kidd)表示:“造成死亡率較高的原因有很多,美國的非裔和西班牙裔患者在手術前通常更有可能遭受所有會導致健康狀況惡化的因素,例如工資低、住房條件差、食品不安全、環境污染以及(在美國)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的機會較少。所有這些問題以及其他問題都會使健康狀況惡化,令康復變得困難。”
文章指出,患者的健康和康復取決于生物、心理、社會、環境和經濟因素長期復雜的相互作用,而所有這些因素都受到美國少數族裔群體所面臨的社會不平等的影響。
“考慮到美國環境種族主義——普林斯頓大學的報告稱,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危險廢棄物附近的都是有色人種群體,他們接觸有毒物質會導致或加劇疾病。”基德說,“健康狀況不佳并非個人的生物學、生活方式和意志力的問題,而是社會政策、政治選擇、經濟安排和環境條件的復雜產物。”
對此,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公共衛生博士研究員阿米莉亞·努爾-奧希羅(Amelia Noor-Oshiro)表示:“手術后發生的情況是持續的結構性暴力的直接和間接結果,這種暴力導致了非裔和西班牙裔健康結果的不平等。當一個人在術后重新回到當初使他們面臨風險的同樣條件和環境中時,康復會變得困難。”
圖源:美國《新聞周刊》報道
該研究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醫學院(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Columbus)麻醉學和兒科學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姆波迪(Christian Mpody)在一份聲明中稱:“這項研究首次量化了這些差異造成的總體人員傷亡,而不僅僅是記錄美國手術結果的持續差異。人們不應無感于有關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應該記住這都是真實的人——兄弟姐妹和父母。”
姆波迪進一步說道:“研究結果揭示出,如果不同種族和民族背景的人的死亡率與白人患者相當,那么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這對于向政策制定者、醫護人員和公眾傳達問題的嚴重性非常重要。”
然而,對于這一切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姆波迪和其他作者建議采取三管齊下的方法來縮小美國種族群體間的差距,比如在醫學院和護理學院的課程中加入種族和種族主義講座。
(編譯:馬芮 編輯:高琳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