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6-30 20:31:06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新華社記者 陳丹 海洋 包雪琳
在每名共產黨員心中,黨徽熠熠生輝,而能親手制作黨徽,更讓人驕傲和自豪。
在安徽省大別山革命老區,工人汪海峰手工制作懸掛式黨徽,一干就是21年,“大大小小做了五六千枚”。汪海峰說,還是學徒時,“師傅就告訴我,制作黨徽要嚴肅認真,不能有一點點瑕疵”。
在萬里之外的西非國家利比里亞,中國維和警察陳俊名平生第一次當“木匠”。他和隊友在營區手工打造6枚木質黨徽,布設在中國維和警察首個海外黨建教育展廳內。陳俊名說:“黨徽不僅僅是一種標志,更是力量之源。”
汪海峰是安徽興皖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這家公司生產總部位于安慶市岳西縣來榜工業區。1985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制作玻璃鋼吊牌,如今是黨徽、國徽以及警徽的指定生產點。
生產部經理儲銀枝介紹,經過精心研發,公司生產的黨徽得到中組部認可,于1996年獲批成為黨徽定點生產企業。
“第一批黨徽要從模具做起,工人每晚都要加班到凌晨一兩點,但心里都非常自豪,”儲銀枝說,“全國各地的懸掛式黨徽大部分來自岳西,工人們看《新聞聯播》時會說,‘這個黨徽是我們生產的’!”
生產部車間主任儲著南高中畢業后進入工廠,一直在廠里制作黨徽。他說:“做黨徽是我們岳西的驕傲?!?/p>
汪海峰在公司成為黨徽指定生產企業那年進廠,是首批參與黨徽制作的工人之一。“高中畢業后就到廠里,”他說,“制作玻璃鋼黨徽需要把樹脂用刷子一層一層烤上去,只能手工,機械代替不了。”
一枚黨徽“誕生”需要一周時間,經過上樹脂、烤布、脫模、打磨、噴漆、檢驗等多道工序。汪海峰說,烤布過程中容易出現氣泡,“如果檢驗不通過,是需要返工的”。他忘不了當年自己還是學徒時挨過師傅罵,“做出來的產品有小眼兒,沒注意,后來師傅發現了,狠狠地批評”。
如今,以老帶新的傳統仍在工廠延續,學徒進廠要培訓3個月。汪海峰認為,做黨徽“要用心、要專心”?!皫降芪視裎业膸煾的菢樱驗閲缼煶龈咄健?,他說,“我會一直干到退休”,“把我的本領毫無保留地教給徒弟”。
目前,安徽興皖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懸掛式黨徽最小的直徑為35厘米,最大的3米。每名工人一天能制作3至4枚最小規格的底胚,而最大尺寸需要3人共同制作。
中國維和警察首個海外黨建教育展廳揭牌儀式28日在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營區舉行,展廳以圖片和文字展現中國共產黨96年光輝歷程和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中國維和警察海外黨建工作的開展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中6枚不同規格的黨徽都出自維和警察防暴隊隊員之手。一枚直徑80厘米的黨徽布置在天花板正中,另有5枚直徑稍小的黨徽分別布設在展板及展廳其他顯著位置。
半個月前,中國第五支駐利比里亞維和警察防暴隊隊員陳俊名和隊友著手布置這個展廳,在營區物資有限的情況下手工制作黨徽。
陳俊名說,經黨組織批準制作黨徽后,他和隊友摸索出一套黨徽制作流程。先按照規定比例在木板上畫出黨徽圖形;再用電鋸切割底胚;最后反復打磨、上漆、晾曬。
“切割的鋸齒越小越好,但利比里亞條件有限,只能買到大鋸齒的電鋸,”陳俊名說,“必須認真走邊、反復切割,才能確保黨徽的弧度圓潤、美觀?!?/p>
天氣也是影響制作的因素?!叭绻鞖夂?,不下雨,最快5天能做好,”陳俊名說,“如果連續下雨,最快也要8天?!?/p>
每種規格的黨徽基本都做了3枚,陳俊名和隊友從中挑選一枚線條和成色最好的。雖然技術不及真正的行家里手,但他們在黨徽制作過程中體會到了“工匠精神”。
陳俊名認為,黨徽制作“不容易”,“需要精益求精”。因為“黨徽對于我們在海外執行維和任務的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標志、一個圖形,更是我們的一個理想、一種信仰”。
“每次看到國旗和黨徽,我們會特別激動,”陳俊名說,“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維和警察的驕傲,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自豪?!保▍⑴c記者:周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