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2017-02-16 17:52:02
早上打開手機,就被“韓國機場變‘垃圾場’,賴中國游客?”的新聞刷屏了。據韓國媒體報道,一位濟州市民12日在社交網絡上發文稱“中國人瘋狂地撕掉免稅品的包裝,清潔員們默默地把這些包裝在一邊堆成小山一樣。這筆(清理)垃圾的費用應該也是由市民們負擔的,我第一次覺得有必要收取(游客的)入島費”。并配上了濟州機場國際線候機室里“仿佛垃圾場一般”的照片。
看到新聞圖片的一瞬間,我一下子就回想起十幾天前在濟州機場的親身經歷。
新聞中的場景是真的嗎?是真的,而且并非偶然,從我的經歷和新聞報道可以推斷出,是濟州旅游旺季時常發生的。
那么,機場變垃圾場,真的都賴中國游客嗎?并不是,從記者的親身經歷來看,發生這種事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
客觀方面
第一,濟州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時間較晚。
一般而言,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提前三小時開始辦理登機托運手續。我默認韓國應該也差不多,所以回國時提前三個半小時到了濟州機場,結果卻一直沒開始辦手續。“怎么回事?咱是不是排錯窗口了?”排成一條長龍的隊伍里不時傳來疑惑的聲音。后來才知道,從濟州回北京的國際航班提前2小時才辦理登機。此時,我內心已經隱隱感到不妙。按照流程:辦了登機,才是安檢;過了安檢,才能提取免稅商品。提前2小時開始辦登機,等辦到隊伍中后部的時候幾乎已經過了1小時。游客要在剩下的一個來小時完成安檢、領免稅品、找登機口、坐擺渡車到停機坪等一系列過程,確實很緊張。
第二,濟州島機場的結構設計使得游客出現“啞鈴式淤積”,兩頭多中間少:辦登機的地方人多,安檢通道人少,候機大廳(免稅商品提貨區)人滿為患。
一方面,機場大廳本來就不算大,再加上登機手續開始的晚,大量歸國旅客幾乎“淤積”在手續窗口前。雖然機場確實有根據隊伍的長度增開窗口,但增開數量依然無法滿足旅客需求。另一方面,每個人辦手續的時長不一,所以辦完進安檢的人是零散的,完全不擁擠,進一個過一個,走的很快。我當時還慶幸道,一會兒提取免稅品肯定不著急了。
沒成想,進了候機區,“挑戰”才剛剛開始。濟州機場的候機區比較狹長,登機口少,免稅店提貨區就在登機口對面大約十幾米的距離。這段距離幾乎全被提取免稅商品的游客排隊占滿了。由于提貨需要較長時間,那些之前從容通過安檢的乘客,又全都涌進來,“淤積”到了這里。
第三,為什么非得在機場提取免稅品?
不能在濟州島內的免稅店買好了直接打包進托運行李嗎?在濟州島內的免稅店購物,韓國品牌可以付款后直接帶走,但其他國際品牌,比如雅詩蘭黛、蘭蔻等,只能先付款,然后在離境時去機場的免稅商品提取柜臺提貨,這是濟州島的統一規定。提貨時必須出示本人護照和當初付款時拿到的提貨單,且新羅、樂天免稅店的提貨區分在兩個窗口,如果您持自己的護照在不同的免稅店買了東西,提貨時得排兩個隊,由于不能代領,這意味著排隊時間加倍。據記者觀察,等著取貨的隊伍中并沒有出現推擠、插隊的現象,大家都遵守秩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