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02-11 07:36:02
2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電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重要性及如何發(fā)展中美關系達成高度共識。通話中的三個關鍵詞引人注目。
一是“一個中國”。
特朗普在通話中重申,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是此次通話的最大亮點。1972年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申明堅持一個中國政策。45年前,尼克松來華開啟“改變世界的一周”,其成功的基礎是中美就一個中國達成共識并寫入《上海公報》。重視中美關系的人都應該清楚,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是中美關系最重要的文件,其核心都是一個中國原則,這構成了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何來中美關系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45年來的事實一再證明,在臺灣問題得到較好處理的時期,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就比較順利;反之,兩國關系便波折迭起、麻煩不斷。特朗普在中美最高層互動中,親口強調美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值得贊賞。
二是“伙伴”。
在對華認知上把中國稱為美國的敵手,在美國有一定的市場,特朗普組建的執(zhí)政團隊里也不乏在經(jīng)貿等問題上視中國為敵手的人。但一味把中國妖魔化,首先與事實不符,當其轉化為政策時也與美國利益不符。中美有分歧不等于就必然成為對手和敵人。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雙方應努力做朋友和伙伴。習近平表示,中美兩國發(fā)展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雙方完全能夠成為很好的合作伙伴。特朗普表示,美中作為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共同努力,推動我們雙邊關系達到歷史新高度。對于特朗普而言,通向白宮之路與入主白宮之后,地位不一樣了,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會有所不同。今后,如果特朗普多從伙伴的角度看待中國、看待中美關系,中美關系的走向就將是積極的。
三是“合作”。
做伙伴的要義是合作。特朗普要奉行“美國優(yōu)先”的外交政策,堅持自己國家“利益優(yōu)先”,無可厚非。45年前,尼克松總統(tǒng)到達北京時便作申明,是為美國利益而來。45年來,中國也是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需要,同美國發(fā)展關系。特朗普的政治話語中強調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通過破壞與伙伴的關系實現(xiàn)不了自身的“偉大”。兩國的核心利益本身就包括發(fā)展中美合作。應當看到,有時兩國的分歧點也可以轉化為合作點,比如網(wǎng)絡安全、知識產(chǎn)權等問題。關鍵在于雙方不應讓分歧阻礙兩國建設性互利合作伙伴關系的發(fā)展。習近平表示,中方愿意加強同美方在經(jīng)貿、投資、科技、能源、人文、基礎設施等領域互利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溝通協(xié)調,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特朗普表示,美方致力于加強兩國在經(jīng)貿、投資等領域和國際事務中的互利合作。這種合作基調對中美關系來講是好消息。基辛格最近指出,在目前情況下,中美兩國都應視對方為潛在的合作伙伴,而非潛在的對手,這對中美都至關重要。
以兩國元首此次通話為標志,特朗普當選3個月以來中美第一輪互動有了積極成果。此次通話是中美關系的新起點。中美關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總體上是處于發(fā)展和上升的。我們期待中美關系少些波折、多些合作,無愧于兩國人民、整個世界和這個時代。
(作者華益文為國際問題專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