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5-02-11 15:07:02
原標題:透過新能源汽車,怎么看“成長的煩惱”?(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透過新能源汽車,怎么看“成長的煩惱”?(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來源:人民日報
前陣子,新能源汽車品牌極越“閃崩”,加上此前的高合等品牌,造車新勢力接連倒下,怎么看待這些問題?中國新能源汽車還能走多遠?
——人民網網友1*********6
一些新能源車企破產,新車變“爛尾車”,是這個產業必經的“成長的煩惱”。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走來,可以用兩個“酷”概括:炫酷與殘酷。
炫酷自不必說。款型之多、功能之全、產能之巨、價格之優,可謂酷冠全球;90后、00后作為新能源車主主力也很炫,“種草”消費潮流,“滋養”整個產業。
殘酷也是現實。產業快速成長,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率處于低位,有頭部企業每賣一輛車只賺8000元。
“成長的煩惱”,既在產業內部,也破圈產業外延。
“電車”受青睞,“油車”就有些落寞;充電樁受青睞,加油站就有些落寞。還有高速公路,每駛過5輛車,就有1輛新能源汽車,這輛車可是沒交養路費的。
一邊是理性“無情”的經濟規律和市場競爭、“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利益遷移與艱難割舍;另一邊是新“玩家”入場、新品牌“破土”、“油電同權”的討論聲越來越多,現有利益的再調整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是這樣,始終伴隨煩惱,也在煩惱中拔節生長。
煩惱不可怕。產業的發展動力往往源自最初的煩惱。
曾經的中國汽車產業,只能靠“市場換技術”,如今新能源汽車另辟賽道,領跑全球市場。我們的光伏產業,經歷原料、設備、市場“三頭在外”的窘境,組件產量全球占比已超80%。艱難起步的船舶制造業,三大指標更是連續15年世界第一……“成長的煩惱”倒逼創新驅動,收獲長成的甘甜。
產業的持續升級,則需不斷化解新煩惱。眼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光伏產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國內外挑戰前所未有;船舶制造業遭傳統造船強國環伺,新型技術難題接踵而來……煩惱—解煩—新煩惱—解新煩,就像運動不止的矛盾體,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不斷歷練產業的韌性,持續激發經濟的活力。
優勝劣汰,潮落潮起。有黯然退場,也有滾石上山。2024年,老牌車企比亞迪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冠”;跨界新手小米汽車順利完成全年目標;深耕海外市場的上汽,產品和服務進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批有膽識、有眼光的企業,依靠創新驅動,新產品脫穎而出。
產業的成長和人一樣。身為父母,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正“躥個”,衣服很快就小了,換上大衣服,沒多久又得再換。
國家的發展也一樣,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躥個”太快,成長的過程中從沒少過煩惱。
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的國家要解煩,也“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通過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化解各種“成長的煩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煩惱,源于預期目標與現實基礎、個人期盼與社會條件之間的差距。
因為心懷美好期盼,希望國家更好、自己的生活更好,面對不夠完美的現實才會有煩惱。文件里常說,“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煩惱就是問題,解煩得靠勇氣智慧,實干苦干,首先還是要懷“平常心”。
回到網友的問題,中國新能源汽車還能走多遠?
最新的回答是——春節前夕,黑龍江黑河的寒區試車節熱鬧非凡,本試車季測試車輛中的新能源汽車占七成,這一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帶火邊陲小城、帶出一個產業鏈;據美國電動汽車網報道,剛剛落幕的美國消費電子展上,記者帕特里克·喬治試乘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后,在與參會的數十位汽車和科技行業高管、工程師、分析師交流時發現,許多人都談到了“追趕”中國,這一表述出現之頻繁超出了他的預期。
平常心是信心,也是耐心、定力。有定力,才能更好地去創造方法、謀劃思路。這是國家、大家的課題,也是每一個小家、每一個“你我他”的考題。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1日 01 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