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30 14:06:01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滑雪裝備里的“潮生意”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滑雪裝備里的“潮生意”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1月30日電(記者劉揚濤、馬曉媛)春節來臨,位于山西太原市與晉中市交界處的九龍國際滑雪場迎來客流高峰。雪場里,滑雪愛好者身著色彩鮮艷、樣式各異的雪服和雪具,在潔白的雪道上疾馳而過。一些年輕人結伴而行,不時以雪道為背景,拍下一張張“美照”。
滑雪場的雪具大廳里,一家雪服租賃店前圍著不少顧客。漸變色、多巴胺色、國潮風、明星同款……琳瑯滿目的雪服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兔耳朵造型的防寒帽、烏龜造型的防摔護具等更是雪場“爆款”。
“現在的年輕人滑雪也要追求時尚,不喜歡千篇一律的雪服,像這樣的潮服店生意很好。”九龍國際滑雪場負責人常玉林說。
滑雪裝備緣何變成一門“潮生意”?記者日前走訪多家雪場和雪服、雪具用品店,看看這一領域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在太原采薇莊園滑雪場雪具大廳里,不少游客正在穿戴裝備。記者觀察發現,一些人的滑雪板上貼著動漫、風景、圖畫等不同貼紙,顏色內容各異,看起來個性十足。滑雪場負責人付瓊告訴記者,5年前雪場幾乎沒有自帶雪具的滑雪者,大家用著清一色的雪場裝備,而現在自帶雪具的人數比例上升到了30%,雪場里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不同裝備。
“剛接觸滑雪時雪服雪具都靠租,后來滑久了,就想自己買一套。再后來隨著個人技能的提升,想要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裝備也就相應地更新換代。”滑雪“發燒友”楊寧說,“現在我從頭到腳都是自己購置的專業裝備。例如挑選滑雪服時,我會對防水、透氣、保暖等功能有較高要求。”
正如楊寧所言,從雪服、雪靴、雪鏡,到雪板、固定器、護具,滑雪熱潮的興起,讓滑雪裝備市場持續擴大。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23年,我國冰雪裝備相關企業數量由約300家增長至900家左右,銷售收入也從不到50億元增長到了220億元左右。
在位于山西晉中李寧烏金山國際滑雪場的萬吉極限雪具店里,不少游客正在挑選滑雪裝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單板滑雪比較火,相關裝備熱銷。同時,在選擇滑雪板、滑雪服等產品時,年輕消費者更加在意“好看”“時尚”。
滑雪裝備行業從業者、北京極度陽光商貿公司負責人周軼表示,伴隨著滑雪運動從專業走向大眾,它也越來越具有多重屬性,除了運動屬性,還有時尚、社交屬性等,“每個人抱著不同的想法來選購雪具,就會有不同的需求,體現出更多的個性化。”
滑雪裝備市場的細分趨勢也顯現出來。“滑雪人群基數大了,逐漸會細分,有的喜歡飛跳臺,有的喜歡玩平花,有的喜歡刻滑,有的喜歡滑野雪,這些會用到不同類型的滑雪板。而在服裝的文化上也分不同的風格,有的肥有的瘦,有的素有的花,于是帶來了市場的細分。”周軼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滑雪裝備品牌的國產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過去,國內滑雪裝備市場主要由海外品牌主導,而近些年,國產品牌的進場和崛起令人矚目。常玉林告訴記者,十多年前九龍國際滑雪場剛建成時,所有的滑雪裝備都是進口的,當時幾乎找不到國內的相關產品,而現在,鋪天蓋地的國貨涌入市場,這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教授成民鐸表示:“近年來國內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迅速,潮流化、細分化、國產化等趨勢愈發明顯,盡管行業整體上還處于發展初期,不乏存在一些產品同質化等問題,但無疑正充分顯示著這一市場的巨大空間與潛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