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30 08:58:01
原標題:拜年新語:不聊吃喝聊技術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拜年新語:不聊吃喝聊技術
來源:新華社
“明天,村里走親戚的帶孩子來撈林蛙,都準備好了吧?”農歷大年初一,在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卜莊鎮大陸村,村民陸豐智和陸雙全互相拜過年,寒暄了幾句,又聊起了林蛙養殖。
大陸村是當地有名的梨棗種植村。卜莊鎮2022年初規劃了梨棗高標準發展示范園區,投資600萬元為梨棗建設大棚,通過嫁接引入了優良棗樹品種,還在大棚內的梨棗樹下種上蔬菜。
“有了蔬菜,剩余的大棚空地還能養點兒啥呢?”陸豐智琢磨著。聽村里在東北工作的人說,養林蛙挺賺錢。他趕緊查閱資料發現,按照最新政策,國家已經將林蛙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可以養殖、銷售、食用。
走東北、去南方、找搭檔……經過一系列走訪調研,他覺得林蛙市場前景廣闊。2023年1月,在卜莊鎮的支持下,第一批林蛙蝌蚪落戶大陸村的梨棗種植大棚。
林蛙通過空隙“逃跑”、喂食量掌握不好、水溫控制不好導致餌料發酵……陸豐智和陸雙全經歷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
多次碰壁后,他們嘗試將林蛙單獨放在大棚內養殖。
在林蛙孵化養殖大棚里,記者看到,增氧機在水中沖起氣泡,淺水池底幾片紅瓦搭建的“小房子”下趴著一堆林蛙。另一個養殖池里,密密麻麻的林蛙聚集在淺水中,水邊還有一片空地。工作人員正提著桶,將空地上的林蛙撿回水中。
陸豐智說:“現在是冬眠期,林蛙活力差。有的在中午氣溫高的時候從水里爬到岸上,傍晚溫度低,它就無法自行回到水里,但這樣就會被凍死。”
為解決養殖中的各種問題,陸豐智和陸雙全虛心向全國各地同行請教、查閱資料、購買書籍,埋頭鉆研。兩人聊天的話題常常是林蛙養殖。
春節他們也沒閑著,除了走親訪友,只要空下來就學習交流林蛙養殖技術。
“過去,農民見面拜年一般都用吃喝來問候,現在不一樣了。農民也要學致富新本事。正月初六我們就全都上班了,喂給林蛙吃的黃粉蟲,還有水里的林蛙都等著我們呢。”陸豐智說。
經過不斷摸索實踐,他們在大棚里養殖林蛙已經成功,打算過段時間繼續在大棚里的梨棗樹下養,實現棗、菜、林蛙共生。
如今,這里已成為周邊孩子研學、酒店采購的熱門地。“年前還有飯店打電話預約進貨,要自己來撈林蛙,12塊錢一只。”陸豐智說。
“養林蛙收入比種梨棗高嗎?”記者問。
“一平方米水面至少能養100只成品蛙,你算算能有多少。”他笑著答。(記者邵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