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4-11-09 13:22:11
原標題:第七屆進博會丨新華社經濟隨筆:進博魅力何處來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第七屆進博會丨新華社經濟隨筆:進博魅力何處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題:新華社經濟隨筆:進博魅力何處來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時過立冬,寒意漸濃。在被稱作“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進博會的熱潮持續涌動。
自打2018年起,這一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就一年不落在上海舉辦。正在舉行的第七屆進博會上,又看到許多“老朋友”。七屆“全勤”的企業和機構,就有186家。在3496家參展商里,“新面孔”就更多了。
沒來過的想來,來過了還想來,為什么?
市場大、機遇多。對世界來說,中國是巨大而開放的大市場。進博訂單可以從一個側面佐證——前六屆進博會,中外企業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
今年情況依然可觀。蔡司醫療市場傳播高級經理馮云分享了一個細節,僅6號一天,蔡司就有9場簽約,從早忙到晚,嘉賓上臺簽約和致辭前,工作人員會為他們別上定制胸花,“光胸花就用掉了100多份”。
這樣的場景不是個例。行走在企業展區,施耐德、羅克韋爾、三星等展位,訪客一批接一批。熱絡的洽談簽約背后,是中國大市場向世界敞開懷抱。
吸引大家赴約的,不只是訂單。進博會是行業技術“風向標”。拿樓宇建筑智能化來說,西門子、江森自控等頭部企業這次都拿出壓箱底的本事,時不時相互串個門,有的還拉起了微信群……相互學習、彼此成就,來了就會有收獲。
進博的魅力,也在于搭起全球合作“彩虹橋”。一位白俄羅斯企業負責人興奮地說,通過進博會這個開放平臺,不僅進入了中國市場,還順勢打開了南美、中東市場,有了意外驚喜。
登錄今年進博會官方網站,可以清晰看到多語種商務匹配專區,“我有什么”“你要什么”等信息滾動更新匹配,讓各國參展商和采購商可以在“面對面”和“屏對屏”之間順滑切換。進博會進一步打開世界之門,這是鮮活寫照。
本屆進博會上,歐萊雅、飛利浦等多家跨國企業宣布在華繼續投資計劃,要么對生產工廠提質升級,要么聚焦攜手本土伙伴推進研發創新,不僅瞄準中國市場需求,也立足中國面向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把中國作為出口地,也作為投資地、創業地,成為越來越多跨國企業的選擇。
如果說,首屆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單向邀約,之后的每一屆便是中國和世界雙向奔赴的共同約定。
這個共同約定里,不只有發達經濟體,也有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一展匯世界,一展惠全球。在敘利亞國家館,第一次來中國的大馬玫瑰酒店客房部經理布什拉·哈桑忙著接待來客。“早就聽說進博會能帶來幸運,這次來大開眼界,希望能借進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客流和訂單。”
就在6號,80家企業和機構集體簽約了第八屆進博會,進博會的“朋友圈”,還在擴大。
進博魅力何處來?或許,這就是答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