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4-09-25 10:40:09
原標題:跨越76年,111位無名烈士重歸有名英雄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原標題:跨越76年,111位無名烈士重歸有名英雄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舅舅,我們一家四代人,一直在尋找您的下落,如今終于團圓了。”9月24日,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隋永奎烈士墓前,隋永奎的外甥女隋美紅小心翼翼地收起墓前一捧黃土,要帶舅舅“回家”。
70多年前,隋永奎離家時,他的女兒隋美榮剛出生6個月,“父親當兵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隋美榮邊說邊落淚,家人曾經多次來到濟南革命烈士陵園一個一個地找,都毫無音信。“當接到電話聽說找到父親的時候,我激動地好幾晚上睡不著。”
9月24日是濟南戰役勝利76周年紀念日,濟南市為第三批尋親成功濟南戰役無名烈士舉行了立碑儀式。從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到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隋永奎家里來了四代共9位家屬,在墓前擺滿點心、水果等祭品,四代人的心愿得償。
當天,包含隋永奎在內的111位無名烈士重歸有名英雄,跨越76年時空,與親人“重逢”。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的打響,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在這場戰役中,人民解放軍2萬多名將士血染泉城、5000多名烈士長眠濟南。然而,因當年大軍轉戰、戰事匆忙,有的烈士只能捧土為墓、削木為碑,有的甚至連姓名也無從考證,成為無名烈士。
山河不會忘記英雄的壯舉,歷史永遠銘記偉大的功勛。70多年來,黨和國家始終牽掛著他們,為烈士樹名、讓英雄回家也是濟南人民和烈士親屬的殷切期盼。
自2021年起,在退役軍人事務部和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支持下,濟南市成立“革命烈士尋親中心”,創新運用DNA新型技術,為無名烈士尋親。
經過三年不懈的努力,尋親小組的足跡踏遍2省16市,開展了17次實地尋訪,行程7萬多公里,最終為214名在濟南戰役中犧牲的無名烈士找到了名字和親人。
與此同時,借助生成式AI技術,通過3D掃描烈士顱骨,目前已有57名烈士復原容貌。在烈士姜吉琴的墓前,來自煙臺海陽市的弟弟姜吉美和侄子姜慶森端詳著他的畫像,熱淚盈眶。“像!真像!”87歲的姜吉美哽咽著說,“大哥走的那年才18歲,沒想到還能以這種方式再見到他。”
烈士家屬仔細端詳烈士復原容貌。張一攝
這樣的場景,在濟南歷城革命烈士陵園同樣上演。宋協民烈士的孫女宋愛莉跪在墓碑前,輕聲訴說著對爺爺的思念與敬仰,她的淚水與激動,是對父親多年尋找未果的慰藉,也是對爺爺英勇事跡的傳承。謝洪慶烈士的兒子,在得知父親就在家門口犧牲后,更是滿懷感激地說:“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一家人得以團聚。”
每一次的相聚與重逢,都是對烈士精神的最好傳承,也是對后人無盡的激勵。如今,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一座座豐碑巍然屹立,它們不僅銘刻著烈士的姓名與事跡,更承載著后人對英雄的敬仰與懷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