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2023-09-15 15:02:09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溫州站活動于9月15日上午9點,在鹿城區正式啟動。火炬傳遞溫州站路線以“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為主題,在松臺廣場舉行起跑儀式,在城市陽臺舉行收火儀式,全長9.2公里。潮新聞客戶端進行全程滾動直播,敬請垂注。
【聽聽亞運火炬手,現場說了啥】
第1棒火炬手朱啟南
朱啟南曾奪得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冠軍,現任杭州亞組委競賽部部長。“激動兮激動!”朱啟南跑完第一棒后接受采訪時,用家鄉話表達了內心的激動,他表示,能成為第一棒火炬手,是一件很榮幸也很有意義的事。
第20棒火炬手池浚
池浚是國家京劇院一級編劇,完成火炬接力后,在公園路古戲臺唱起了溫州民謠《叮叮當》,以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
第3棒火炬手張文
張文是杭州亞運會吉祥物主設計師,他在現場談起了亞運“三小只”的靈感來自家鄉山水。
第2棒火炬手南存輝
“在家門口參與火炬接力,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南存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傳遞火炬,更是傳遞精神。在浙商精神的薪火相傳中,“我們傳遞的是一種勇闖敢試、敢為人先、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精神面貌。”
南存輝還為運動員們送上祝福,“希望所有的運動員都能賽出好成績。”
第18棒火炬手方汝將
在與他前一棒火炬手陶慧敏交接過程中,兩人做了一個特別的戲曲動作。方汝將說,這個動作叫“順風旗”,意為順順利利、順風順水、旗開得勝。
“我們要傳承溫州南戲,傳遞亞運活力,把南戲文脈和亞運精神傳向全世界。”方汝將說,成為火炬手,把亞運的活力、歡樂和激情帶到溫州,非常激動。
第17棒火炬手陶慧敏
“向世界展示溫州精神、溫州活力。”回到家鄉參與亞運火炬傳遞,陶慧敏倍感驕傲和自豪。
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溫州站圓滿成功!活動滾動到此結束。【聽聽亞運火炬手,現場說了啥】還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溫州市少體校的師生帶來武術表演《桂冠英雄》。
溫州自古武風興盛,將才武士輩出,是著名的“武狀元之鄉”。師生們剛柔相濟、意氣風發的武術風采,展現溫州作為“運動之城”的獨特魅力。
12歲金瀅曾榮獲浙江省武術套路錦標賽冠軍。這次她和其他45位同學參加收火儀式現場的武術表演《桂冠英雄》。她說,為了這次表演,他們訓練了5個星期,希望盡最大努力展示最好面貌。
省政府副秘書長梁群向傳遞城市溫州贈送火炬,溫州市長張振豐接收火炬。
在城市陽臺,亞運會火炬傳遞溫州站最后一棒火炬手方愉婷抵達收火儀式現場。她登臺展示火炬,并點燃火種盆。
她是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槍少女,也是所有火炬手中最年輕的一位。在去年舉行的全國U16田徑錦標賽女子標槍決賽上,她以巨大優勢奪冠,創全國U16年齡組最佳成績。今年4月,15歲的方愉婷又成功摘得2023年第五屆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女子標槍冠軍。
現在是第168棒火炬手鄭思維在傳遞。他是溫籍中國羽毛球隊混合雙打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員。2020年,在世界羽聯公布的世界排名中,鄭思維/黃雅瓊位列混雙第一。在東京奧運會羽毛球混合雙打決賽中,鄭思維/黃雅瓊獲得銀牌,2022年獲得亞錦賽混雙冠軍。
火炬傳遞已經抵達終點城市陽臺,是溫州城市建設的“封面之作”。
今天的第162棒火炬手是黃遠釗。他積極投身綠化公益事業,助力中國綠化基金會“百萬森林計劃”,已經在阿拉善沙漠地區植樹造林5600畝。
今天的第148棒火炬手是張積貴。他是黨的十九大代表、溫州市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高級工程師張積貴。他扎根一線,從學徒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曾獲全國勞動模范、“浙江工匠”等榮譽。
在131號交接處,沿途市民激情滿滿為亞運火炬手加油。
今天的第99棒火炬手是李青青。2020年疫情來襲,她毅然奔赴全國抗疫最前線武漢。現在,她依然奮戰在重癥醫學科一線,每天依舊步履匆匆,為病人的健康奔走。
“我沒想過自己能和亞運能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完成火炬傳遞后,李青青興奮地向記者感嘆。她回憶,十多年前亞運會在廣州召開時,就曾想著自己要是也能夠成為一名火炬手該多好。沒想到,成真了!她說:“火炬是希望與光明的象征,傳遞亞運火炬,就像醫護人員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一樣,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此刻火炬正在甌江路上傳遞。
這次火炬傳遞從安瀾亭開始就一直沿甌江而行,長度6.4公里,占到整個傳遞路線的三分之二,一路上我們看到溫州徐徐展開的“擁江發展”圖景。
如今的甌江路沿線景色宜人,活力十足。資料圖片 趙用 攝
現在是第62棒火炬手楊曉峰在傳遞,其附近的憲法廣場上,正在表演太極拳《迎亞運之光展太極風采》。兩者相互呼應,傳遞出“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健康理念,展現新時代溫州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今天的第52棒火炬手是王成云,年逾七旬的他是龍舟運動的組織者和龍舟文化的傳播者,為溫州擦亮“中國龍舟名城”金名片做出了積極貢獻。
朔門古港遺址是這次火炬傳遞溫州站的重要點位之一。
溫州因商而名,因商而盛。早在北宋時,溫州就是港口重鎮和對外貿易口岸,宋元繁盛時期,溫州港來往船只和各國商人絡繹不絕。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的重大發現,重現溫州千年前的“一片繁華海上頭”的盛況,為證明溫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提供了絕佳闡釋,也為溫州這座“千年商港”標記了最佳歷史符號。
梁巖華親友團成員、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團徽表示,全所成員20多人都來到現場,為梁所長加油。他表示,火炬傳遞能夠跑過朔門古港遺址,意義非凡。
在安瀾亭交接的是第48棒火炬手梁巖華。他來自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代表溫州參與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的答辯,助力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順利入選。
“溫州加油,亞運加油!”來自俄羅斯的安娜,是一名溫州的海外傳播官,早早在點位等候,觀看火炬傳遞。她說,溫州是個宜居宜游的城市,也在溫州體驗到幸福生活。現場,她還用俄語跟大家打招呼,為溫州加油!
50多年來,“紅日亭”免費燒茶施粥從未間斷,溫暖了一座城,被授予“全國學雷鋒示范點”、 被譽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鹿城,每3個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注冊志愿者,主城區每500米就有1個免費伏茶供應點。“大愛城市,誠信社會,道德高地”的城市品格凝聚起人心、引領著風尚。
資料圖
從公園路轉到環城東路上,我們看到了溫州著名的慈善地標“紅日亭”。在這里接棒的是第36棒火炬手孫蘭香,她是中華慈善獎、浙江好人獲得者,紅日亭公益慈善會會長。
左側火炬手為孫蘭香
樂素貞和第32棒火炬手許延林完成交接。
許延林是溫州公交101路駕駛員。他在十米車廂里一干就是28年,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浙江省勞動模范等榮譽。
“別提有多榮耀了。”剛剛完成火炬傳遞的許延林激動地告訴記者,他開了28年的公交車,每天都在馬路上跑,至今已經跑了140萬公里,但今天這50米讓他永生難忘。成為光榮的亞運火炬手,下一步更要立足本職工作,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讓市民坐上放心車。
今天第31棒火炬手是樂素貞。她來自鹿城區松臺街道慶年坊社區,是全國敬老愛老道德模范、全國抗疫三八紅旗手。她30年如一日投身社區工作,把落后社區建設成為市五星級“幸福社區”、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社區。
第24棒火炬手周揚來自溫州鹿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從警27年來,周揚始終奮戰在刑偵一線,不懼邪惡、不顧安危,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等多項榮譽。
完成火炬傳遞后,周揚接受了記者采訪。知道自己成為火炬手的那一刻,“我差點在辦公室里跳了起來,同事們說從來沒有見過我這么興奮。”
“我接力火炬的這一段路,對我來說意義非凡。”23年前,周揚曾在這里與歹徒殊死搏斗,被兇器捅刺了六刀,失血近4000cc,所幸在醫生的全力救治下,他從鬼門回來。“這里是我的重生地。這次火炬傳遞恰好能跑在這段路,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將繼續同全體公安戰友一起,竭盡全力守護平安。”
今天第22棒火炬手是瞿佳。他來自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中國眼谷,是中國眼視光學高等教育的主要開創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全國優秀院長,全國模范教師。
左側火炬手為瞿佳
伴著陣陣悠揚戲曲聲,公園路古戲臺上,正上演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經典片段,它被譽為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公園路上,國家一級演員陶慧敏與第16棒火炬手完成交接,開始了第17棒的傳遞。
陶慧敏主演的電影《紅樓夢》、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溫州三家人》廣為人知,曾獲電影華表獎等榮譽。
此刻,火炬在溫州五馬街上傳遞。
始建于東晉的溫州五馬街,1984年就與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同時獲評首批國家級步行街。近十年來,特別是始于2017年的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行動,讓老街區重獲新生,許多已經消失的歷史文化記憶得以重現:從晚清風格的公園路漫步到民國風情的五馬街,再到民國風與現代元素混搭的蟬街,游客可以一路感受這個歷史文化街區的風情萬種。
資料圖
敢為人先的溫州人創造了很多個“第一”: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第一家私營包機公司、第一家股份合作企業、第一家民間股份銀行、第一個跨國農業公司、第一條民資參與建設的合資鐵路……還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題為《溫州33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長篇報道
今天的第10棒火炬手是章華妹。
她來自溫州市華妹服裝輔料有限公司。1980年,19歲的章華妹領到了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點燃了個私經濟在甌越大地蓬勃發展的星星之火。
“真的很自豪,很榮幸。”章華妹說,此前忙于生意,很少關注亞運會。這次亞運會在自己家門口開,一定要好好看看。她說,作為火炬手,要傳好火炬這一棒,作為溫州的民營企業家,也要傳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接力棒。“做生意就像一場賽跑,和體育精神是一樣的,都要去努力爭取。”唯有奮斗者,才能向著美好的未來,奔跑向前。
此次火炬傳遞,溫州站共有170名火炬手接力傳跑,其中溫州市本地選拔火炬手110名,涵蓋杰出運動員、教練員等體育工作者,溫商代表、時代楷模、道德模范、勞動模范、“最美人物”等各領域各類型的先進代表。
火炬手中年齡最小的15歲,年齡最大的72歲,女性代表38名,基層一線代表60名,先進模范人物代表38名,體育工作者代表11名,另外還有少數民族代表、港澳臺胞代表和殘疾人代表擔任火炬手。
火炬傳遞溫州站第2棒火炬手是南存輝。
他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民營經濟是溫州發展的根基所在,民營企業家是溫州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秉持“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精神,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溫州模式”。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溫州站第1棒火炬手朱啟南跑出第一步,火炬接力正式開始。
朱啟南曾奪得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冠軍,是溫州歷史上第一位奧運冠軍。他連續參加了4屆奧運會和3屆亞運會,是我國射擊項目“大滿貫”運動員,同時他也參與了本屆亞運會競賽籌備的相關工作。
火種護衛隊入場,從火種燈引出火種,點燃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
【09:08】
主持人宣布迎國旗和亞奧理事會會旗,奏唱國歌、亞奧理事會會歌。
此刻,起跑儀式活動正式開始。隨著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主題曲《同愛同在》響起,現場氣氛一下被點燃。
在松臺廣場的儀式現場,觀眾們已經整齊就坐,等待起跑儀式的開始。
今天的第一棒火炬手朱啟南,已經在起跑儀式現場就位,并接受采訪。朱啟南說:“這次回溫,看到溫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溫州人,我不管在哪里,都會祝福家鄉越來越好。不管走到哪里,我永遠是溫州人。”
唐瑾恬,溫州市廣場路小學四年級學生,今年十歲,早上7時20分在爺爺奶奶的陪同下,她來到火炬傳遞現場(五馬街蟬街)段。在等待的過程中,她拿出畫本,描繪心中的“火炬接力”現場。唐瑾恬告訴潮新聞記者:“我喜歡畫畫,用畫畫的方式來記錄亞運,我覺得很有意義。”
迎接這場全城盛事,在松臺廣場、五馬街、公園路、環城路……火炬傳遞沿線,擠滿了熱情吶喊、激情助威的市民。
在甌江路憲法廣場,溫州市太極運動協會太極愛好者正在彩排。
在歷史文化街區公園路,市民沈筱微和先生一起,帶著99歲的母親潘文英,等待火炬傳遞。
公園路古戲臺旁,來自溫州大劇院的觀眾助威團已經就位,喊出“亞運加油、溫州加油”“千年商港、幸福溫州”口號。
第20棒火炬手、國家京劇院一級編劇池浚的夫人李娜,帶著家人等待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我和孩子特地從北京趕回來,很榮幸愛人能成為火炬手,孩子們也很自豪。”
在蟬街、五馬街等火炬接力點,已有不少市民早早在等候,有市民還特地請假一天,帶孩子前來觀看火炬接力。
準備出發,火炬手們紛紛合影留念。
本次火炬傳遞溫州站路線以“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為主題,火炬傳遞從松臺廣場出發,沿信河街—蟬街—五馬街—公園路—環城東路—安瀾亭(古港遺址、江心嶼)—甌江路進行傳遞,最后到達城市陽臺,總長度9.2公里。火炬傳遞從歷史文化街區“古城”穿過,連接甌江新城,象征著溫州從千年繁華走來、向未來之城奮進。
(文字 葉小西 張銀燕 戚祥浩 王艷瓊 甘凌峰 汪子芳 林暢暢 鄒安琪 何冬健 詹程開 攝影 吳昱燊 劉琨 朱海偉 呂之遙 編輯 周琳子 項銳 趙琛璋 奧倫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