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3-09-14 09:21:09
通信、電氣、排水、通風、采集、運輸、安全……煤礦是一個集成了眾多子系統的復雜系統,從外部來看,就好像一個無法觀測的黑箱。如今,借助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設備及系統,黑洞洞的煤礦變得“透明”了起來。一切數據盡在管理者掌握當中,工作人員可以如臂使指一般向煤礦發出指令。
9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榆林的陜煤集團小保當礦業公司。小保當煤礦的一、二號煤礦核定產能分別為2000萬噸/年和1300萬噸/年,在這兩座大煤礦當中,數字化系統已經得到全面應用。
小保當公司調度管理員正在檢查集控機房運行情況 (受訪單位供圖)
以450米超長智能綜采工作面為例,該工作面以萬兆以太網絡+5G無線通信為依托,搭載最新一代鴻蒙系統,設備多平臺通用互連,實現了一鍵啟動、記憶截割、支架跟機、數字孿生等功能,開采工藝實現了行業首創。
在二號礦井第五工作面旁,小保當煤礦董事長楊征告訴記者,煤礦的通風、供配電、供排水、輔助運輸等生產輔助系統都已經實現自動化遠程集中控制。很多巡檢任務都由機器人來承擔:變電所巡檢機器人、膠帶輸送機巡檢機器人、智能瓦檢機器人全天候忙碌,采集現場的圖像、聲音、溫度、煙霧、氣體濃度等數據,為井下各系統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小保當公司一、二號煤礦調度分控中心全景 (受訪單位供圖)
在地面上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一塊占據一整面墻的電子大屏呈現在眼前,操作員可以隨時在安全監控、水文監測、火災束管監測、礦壓監測、地質保障等系統間切換,實現水害、火災、瓦斯泄漏等災害的超前預警分析。現場調度員介紹,大屏上的一體化綜合管控平臺相當于公司的“智慧大腦”。
全國首批71處智能化示范煤礦中,有13處位于陜西榆林。在榆林地下幾百米的地層當中,一座座“高度透明”的智慧煤礦正在建成。
陜煤小保當礦業公司一號煤礦大采高綜采工作面 (受訪單位供圖)
(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源 付麗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