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1-09-07 20:04:09
原標題: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進展如何?銀保監會回應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房地產貸款增速、理財業務存量整改……銀保監會回應了這些熱點問題
房地產金融監管取得哪些成效?理財業務存量整改進展情況如何?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進展如何?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7日就近期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
問:房地產金融監管“三線四檔”和集中度管理實施以來,房企降杠桿成效逐步顯現,房地產長效機制進一步落實。請問銀保監會在房地產金融監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截至7月末,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一是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7%,低于各項貸款增速3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連續10個月下降,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95%。三是房地產信托規模自2019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房地產信托余額同比下降約15%。四是理財產品投向房地產非標資產規模近一年來持續下降,相關理財產品余額同比下降42%。五是銀行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連續18個月持續下降。
同時,我們督促銀行機構在貸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對剛需群體進行差異化支持。截至7月末,個人按揭貸款首套房占比達到92%,住房租賃市場貸款同比增長29%。
理財業務存量整改已完成近七成
問: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目前,過渡期截止日期臨近,請問理財業務存量整改與規范轉型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答:拆解影子銀行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點任務,其中規范銀行理財業務十分關鍵。銀保監會持續督促銀行機構壓實主體責任,推進理財業務存量整改。目前來看,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截至7月末,全部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已完成近七成,預計今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剩余的少量難處置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直至全部清零。
同時,理財業務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轉型,結構不斷優化,凈值化轉型力度加大,風險持續收斂。截至7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已超過80%;同業理財較峰值縮減96%;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產品規模均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超過98%。
網絡平臺企業有序落實整改
問:銀保監會推進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的進展如何?
答:銀保監會對于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工作始終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所有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消除監管套利。二是堅持公平監管和從嚴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對各類金融違法違規行為一如既往堅持“零容忍”。三是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支持網絡平臺企業在審慎監管前提下守正創新、規范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正確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同時,堅決打破壟斷,維護公眾利益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目前,網絡平臺企業正積極對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深入自查并制定整改方案,有序落實整改。在完善公司治理、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合規審慎開展互聯網存貸款業務、推動小貸和消費金融公司合規展業、規范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和成效。
穩妥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
問:近年來,銀保監會在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擴大對外開放方面有什么新進展?
答:近年來,銀保監會主動適應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形勢變化和銀行業保險業改革發展客觀需要,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目前,開放措施涉及的法規修訂和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
截至6月底,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39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達930家,外資銀行總資產3.73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66家外資保險機構、85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94萬億元。
銀保監會將繼續穩妥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吸引具有專業特色的優質外資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優化監管規則,改善營商環境。同時,增強開放監管能力,防范金融風險。(記者:李延霞、譚謨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