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18-03-23 07:44:03
人臉識別技術目前在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被廣泛用于安防領域,在各類刑偵、治安案件中被運用——
“天網”:給安防裝了雙敏銳“法眼”
“滴”的一聲,攝像頭捕捉到記者的正面照,隨后,記者在攝像頭前不停變換頭部方向,戴上口罩、摘下眼鏡、戴上墨鏡、戴上帽子……記者的“詭計”降低了識別系統判斷出的相似度,但記者的正面照和個人信息依然快速出現在大屏幕的列表中。這是記者近日在某科技公司的產品展示廳親身體驗到的。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袁培江告訴記者,這套系統被稱作人臉識別的“天網”,目前已經應用在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依靠布控在大街小巷各個角落的攝像頭,公安機關可在第一時間發現犯罪嫌疑人或失蹤人口出現的位置,系統還可繪制出人在城市的軌跡,警方由此順藤摸瓜用于抓捕,或者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記者獲悉,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開始在安防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破獲涉毒、盜竊、搶劫、拐賣等各類案件中都有出色表現。
“天網”依靠的是動態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準確識別超過40種人臉特征,可以根據視角不同、光線明暗差異、動態靜態條件等情況,準確識別出人臉。此外,該系統速度也非常驚人,可實現每秒比對30億次,花1秒鐘就能將全國人口“篩”一遍,花2秒鐘便能將世界人口“篩”一遍。動態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也非常高,目前1:1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99.8%以上,而人類肉眼的識別準確率為97.52%。
“天網”在實戰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僅在過去兩年,全國就有超過2000名在逃犯難逃“法眼”,被公安機關抓捕。
2017年,一名涉案5億元的網絡借貸詐騙嫌疑人突然出現在河南某市車站,“天網”認出了他,并迅速啟動報警機制。當地辦案人員接到消息后稍微猶豫了一下,一分鐘后迅速出警,豈料在這短短的一分鐘內,嫌疑人便消失在車站的滾滾人流中……
三天后,嫌疑人再次出現在車站,“天網”報警機制再次啟動,這次辦案人員不敢耽擱,迅速出警,成功將其緝拿歸案。遺憾的是,在這短短的三天時間內,2億元被嫌疑人揮霍掉了。
“此后,當地警方對‘天網’從最初的半信半疑,變成了后來的高度重視。”袁培江說,這是因為“天網”通過優秀表現建立了信任。
在尋找走失兒童方面,“天網”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6月,新疆某地一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稱自己6歲的女兒走失,民警調出孩子走失地附近的監控卻一無所獲。警方讓家長拿出孩子的照片放到“天網”里面試一試,但照片的情況并不理想,僅僅呈現了孩子的側臉,并且還是幾年前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天網”還是根據這些信息建立了這個女孩的關鍵面貌特征數據,通過對比后,成功地在一家市場的入口前監控并很快發現了女孩。
實際上,“天網”的發展和完善,就是人臉識別技術不斷適應現實情況的結果。因為在實際情況中經常會有攝像頭分辨率低、光照遮擋、數據噪聲大等問題,因此人臉識別需要克服這些干擾,不斷優化算法,催生出近紅外人臉識別、全幀人臉檢測、多數據源綜合研判等技術,在不斷優化中幫助辦案人員不斷提高辦案效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