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2-04 10:15:12
新華社蘭州12月4日電 題:健康養生讓古老砂器制作回暖
新華社記者多蕾
“砂器制作從選料、和泥、制坯再到燒成的各個環節,依然靠手工完成,沿用世代口傳心授的古法技藝。”袁安生說。
今年50歲的袁安生是甘肅省華亭縣安口鎮砂器制作技藝傳承人,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砂器制作。
熾熱的火焰燃起,黑色的泥坯經過1200度高溫燒制后展露新顏。一件件經古法燒制而成的砂鍋、燉罐等日用砂器,在冬日的晨曦中泛著銀光。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日益重視,這一古老器具又迎來了新的曙光。
安口是甘肅四大古鎮之一,有悠久的陶瓷、砂器燒制歷史。據華亭縣志記載,安口砂器制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安口砂器制作技藝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砂器、陶瓷從業者達20000人,產品遠銷西北各地。后來隨著塑料、搪瓷等器皿的流行,砂器逐漸走了下坡路。
“砂器煮飯不變色、煎藥不變性、保溫時間長,這是其他餐具無法替代的。”袁安生說,近年來市場明顯好轉,他的產品不僅在陜、甘、青等西北省份有銷售,還進入了北京、廣東和福建市場。
“今后就想著把這個手藝傳下去,更多要靠年輕人了。”袁安生口中的年輕人就是他的兒子袁奕。
從小玩著泥巴長大的袁奕,大學報考了雕塑專業。畢業3年來,他在系統學習傳統砂器制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改造和創新,探索燒制精細生活器具和藝術品。
“我試著做了一些茶壺、花器,效果還不錯,后期準備批量生產。”袁奕說,他的夢想就是讓古老的砂器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