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
2017-01-09 08:22:01
未來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 吳意茹 鞏帥)“現在教育很難做,各方面都要結合起來。”浙江省桐鄉市烏鎮烏村植材小學校長彭建清感慨道。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它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而互聯網近年來的跨越式發展,也給這個傳統的行業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互聯網在線教育平臺和企業,開始取代傳統的線下課外輔導機構,成為家長和學生們自主補課的新選擇。
面對學生增多卻“看得見摸不著”的監管困境,不少在線教育平臺似乎都缺乏對學生學習進度的監管。“每日打卡”、“定時簽到”在虛擬世界里,似乎顯得有些“雞肋”,全憑學生個人自覺程度。
在線教育平臺的這一監管困境,也是家長們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在烏鎮植材小學,互聯網智慧校園管理體系的建設,就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不錯的解決樣本。
“我們開發了主要針對教師和行政的專用內部辦公系統,老師們的手機上可以下載app,和電腦客戶端信息互通,將我們校園網和外界全部打通。”彭建清向未來網記者介紹,學生進入學校時,家長手機上就會收到學生的一張照片和通知短信,接下來開發一個15秒鐘的視頻,家長可以確認孩子到校和離校時間,由爺爺奶奶帶著的孩子,家長也可以遠程收到信息。
同時,植材小學每個班級都有個電子班牌,家長給孩子們的留言可以在電子班牌上滾動呈現,學生通過手機掃描電子班牌后就可以讀取家長的留言、音頻和文字。由此,家長和孩子之間可以更好溝通,學校的管理和教學也可以同步與家長溝通分享。
這樣的方式看似是線下學校的智慧創舉,但對于在線教育平臺和企業來說,也未嘗不失為破局之道。充分開發互聯網的特性,串聯起家校聯系,即使是在線教育也可以實現和家長共同監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解決學生無法監管難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