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3-06 15:04:03
原標題:讓健康環境惠及每一個人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讓健康環境惠及每一個人
來源:健康報
□ 肖薇
健康環境是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建設健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使命,一方面應堅持預防為主理念,積極創造良好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另一方面,還應加強科普宣教,讓更多人參與到健康環境建設中來,促進健康融入全局。
近年來,不少地方立足實際,在飲用水衛生安全、空氣與健康、環境健康宣教、公共場所與健康等諸多領域積極展開實踐,為進一步探索健康環境建設有效路徑積累了經驗。
江蘇省無錫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不斷加強水質衛生監測工作,推動全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現供水區域一體化;全面開展居民健康飲水知識普及和素養提升行動;市級、縣(區)級疾控中心飲用水衛生監測水平、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高。
山東省青島市疾控中心以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試點工作為契機,構建全域環境空氣質量健康指數發布平臺,提升預測預警沙塵和霧霾等污染天氣相關健康風險的綜合能力。
浙江省寧波市疾控中心聚焦居民健康需求,獨立研發基于本地居民健康資料的高溫熱浪健康指數,因地制宜細化調整預警閾值設置;搭建高溫熱浪健康風險監測評估與預警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和防護建議,以科技賦能助力居民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能力提升。
類似的探索匯聚成健康環境建設的強大合力,促進環境健康及公共衛生風險監測穩步推進、環境健康風險評估體系不斷完善,構筑起更廣、更堅實的健康防護網。健康環境建設帶來的公共衛生效益,是傳染病發病率持續下降,是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是居民健康素養逐步提升。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健康環境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部分地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一些老舊小區供水設施老化,存在二次污染風險;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但還應做好重污染天氣過程應對等;高溫熱浪、洪澇、低溫寒潮、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氣候變化健康適應和風險防范能力有待提升。因此,仍需全方位、多維度推動健康環境建設。
比如,從自然環境角度,實施嚴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加強與健康相關的飲用水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等,不斷改善空氣、水和土壤等自然環境質量。從人居環境角度,強化公共場所衛生健康管理,關注居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和化學品安全。從環境健康素養角度,倡導選擇環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宣傳普及環境健康知識,提升個人環境健康風險防范意識。從風險評估角度,建立環境健康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推進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健康單位的創建。
我們期待,健康環境能作為重要的公共產品,惠及每一個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