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2-02 09:37:12
原標題:摸清產業之需,定準專業所向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摸清產業之需,定準專業所向
來源:中國教育報
“千里送羊,情深意長。作為山水相連的好鄰居,中國和蒙古曾譜寫一段羊來茶往的動人佳話……”近日,在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蒙古國國家元素館里,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以下簡稱“研學專業”)學生蔣雨婷正在給參加研學活動的小學生講述著一段中蒙友誼的佳話。
學校依靠與“上合之珠”國家展館為鄰的優勢,在日常教學時將上合元素融入研學課程設計、研學旅游線路策劃等課程,服務區域文化旅游產業需求。這是學校主動融入城市發展、賦能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類似的嘗試還有很多。學校瞄準上合自貿空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需求,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供應鏈運營等專業。面向產業“智改數轉”需求,增設了大數據技術、移動應用開發、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電子信息類專業,以專業助推產業發展。
“學校位于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內,獨特的區位優勢孕育了獨特的產業資源,這種資源與當地的地理位置、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學校黨委書記李岷說,“學校將緊跟重大戰略步伐,緊密對接產業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能和活力。”
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積極對接國家、省市重大戰略和產業需求,以企業、行業崗位綜合能力需求為出發點,通過“精簡、融合、重組、增設”等途徑,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相統一,切實增強人才培養適應性。
學校專業數量從建校初期的5個發展到目前的29個,并且學校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其中主動增設計算機網絡技術、智慧旅游技術應用、供應鏈運營3個新興緊缺專業,調減4個師范類專業招生規模,強化25個專業的升級改造,涉及8個專業大類的專業布局。
實習實訓始終被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視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學校通過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與企業、行業共同推進實訓基地的內涵式發展。
“我們與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升。通過實地參與,學生們得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為未來的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文旅學院研學專業負責人董曉璐表示。學校依托上合示范區資源,搭建實習、研學場地,為學生職業學習和發展成長助力。隨著合作的深入開展,上合示范區的文化旅游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也為區域內的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動力。
目前,研學專業擁有山東文旅集團等20余個優質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其中包括省級中小學研學基地7個、市級中小學研學基地11個,還采取了“人才雙向交流”“引企入校、引企入教”“輪崗實訓、定崗實習”等方式,共商培養方案、共組教學團隊、共建教學資源,共同實施學業考核,提高人才培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
在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毗鄰的上合示范區及其周邊聚集了3000余家珠寶加工企業。珠寶學院院長林斌說:“學校首飾設計與工藝專業依托產教融合示范專業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師帶徒、傳幫帶’等形式,定期選派專任教師到企業首飾設計、珠寶加工、直播銷售等崗位實踐鍛煉不少于2個月,打造高技能師資,構建起‘上得講臺、下得車間’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
學校還將與當地企業共建“上合珠寶小鎮”,聯合打造集科研、教學、培訓、生產、技術研發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式、混合所有制生產性產教融合實踐基地。計劃共建現代智慧物流培訓基地,開展人員崗前入職培訓、崗中提升培訓等。
聚焦“雙師型”教師專業成長,學校還強化企業實踐鍛煉和師資培訓,發揮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傳幫帶”作用。目前,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已經基本形成梯隊化的教師發展體系,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超過95%。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