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4-17 06:29:04
原標題:濰坊國際風箏會:傳承四十年 聯結四海誼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直沖云霄的“復興號”高鐵,在空中“遨游”的大鯨魚,隨風搖曳的八爪魚、老虎、美人魚,還有跟隨“愛的魔力”轉圈圈的巨型彩環……一件件放飛的風箏,仿佛讓山東濰坊的天空涌動著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展現著濰坊人民的想象力。
4月15日至16日,第40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濰坊濱海區國際風箏放飛場舉行,59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3個省區市的150多支風箏代表隊參加比賽和表演。
在觀眾的一片驚嘆聲中,一節“火車頭”帶著50節“復興號”車廂騰空而起。這條150米長的高鐵造型風箏,是年輕的風箏制作人張華剛帶領團隊花三個月時間制作的。
“這款風箏由‘車頭’和‘車身’兩部分組成,我想通過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表達自己對風箏會的祝福。”張華剛說。
風箏是濰坊最鮮明的名片,歷經千載,源遠流長。2400多年前,工匠師祖魯班在濰坊成功制作放飛了世界上第一只木鳶;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把造型優美的風箏帶到了歐洲,風箏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984年,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成功舉辦;1988年,濰坊被確定為“世界風箏都”;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國際風箏聯合會在濰坊成立;2006年,“風箏制造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連續舉辦40屆的濰坊國際風箏會,除了帶給市民游客絕佳的視覺沖擊和想象力體驗外,更多展現的是其兼收并蓄的城市包容度。
無論是形態各異的龐然大物新式風箏,還是精致小巧的傳統金魚、蝴蝶、燕雀紙鳶,在這里都能綻放最耀眼的光芒;無論是滿心歡喜、跑來跑去的孩童,還是精神矍鑠、一展空竹技藝的老人,躍躍欲試、樂在其中的外國友人,在這里都能找回最純粹的欣喜。
“太震撼了,在濰坊第一次見到這么多不同樣式的風箏,我真的太喜歡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留學生、來自非洲馬里的張衣笙第一次來到濰坊參與國際風箏會,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濰坊國際風箏會已發展成為濰坊傳播友誼的使者、走向世界的橋梁、經貿合作的平臺。濰坊風箏,聯結的是四海之誼。40年來,千千萬萬的海內外朋友在這里結下了深情厚誼,濰坊的“朋友圈”日益擴大。濰坊風箏,打開的是開放之窗。40年來,濰坊通過風箏會與世界對話,加速邁向國際舞臺。
今年,濰坊還將從4月中旬到5月中旬陸續舉辦油畫展、文創展、演唱會、馬拉松、城市定向賽等一系列風箏主題展會和賽事,持續豐富風箏會的品牌內涵,大力提振濰坊文化和旅游消費,讓風箏文化深深融入城市肌理,演繹城市之美。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17日 09版)
[ 責編:李伯璽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