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3-01-04 08:50:01
原標題:擔負起時代使命,發揮好期刊作用(中國道路中國夢·不負囑托更奮發?)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擔負起時代使命,發揮好期刊作用(中國道路中國夢·不負囑托更奮發?)
來源:人民日報
《文史哲》雜志創辦于1951年5月,是我國目前刊齡最長的綜合性人文社科學術期刊。2015年6月,我正式入職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暨儒學高等研究院。當時,我既慶幸自己能成為這一老牌精品期刊的編輯,但也擔心因為編輯工作繁雜,耽誤了自己的學術夢想。
《文史哲》的歷史和工作后的經歷,漸漸讓我消除了擔憂。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創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學報,《文史哲》憑借一大批著名學者構成的編輯班底,在新中國早期學術史上留下了引領者的英姿,召喚后來人不甘平庸、積極進取。
每年春季,是《文史哲》編輯部最繁忙的時節。從籌備“人文高端論壇”,到與《中華讀書報》聯袂評選上一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我和同事們鉚足了勁兒,努力將最有價值的學術內容呈現給公眾。在工作過程中,我們對守正創新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2021年,在《文史哲》創刊70周年之際,《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匯報了70年來的辦刊成績。習近平總書記很快給我們回了信,肯定《文史哲》“幾代編輯人員守正創新、薪火相傳,在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我們“再接再厲,把刊物辦得更好”。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我們理當保持求真創新勁頭,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了助力中華優秀文化更好走出去,我們與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合作出版《文史哲》英文版,向海外介紹中國人文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實踐證明,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國學者能夠提出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可以在國際對話中發出更響亮的聲音。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進一步弘揚“昌明傳統學術,鍛鑄人文新知,植根漢語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的辦刊宗旨,我們一定能推出更多優秀學術成果。
高品質的學術期刊要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我們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擔負起時代使命,發揮好期刊作用,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為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編輯部編輯,本報記者李蕊采訪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