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2-11-06 15:41:11
原標題:“小藍帽”護衛海洋藍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小藍帽”護衛海洋藍
來源:經濟日報
“一灣海水抱遠山,朝聽鳥語暮看霞,青島的海實在是太美了!”劉海豹自豪地撫摸著自己戴的那頂“小藍帽”。
3年前,他對青島大海的印象一言難盡:大片的滸苔被海浪沖到岸邊,暴曬后發出惡臭;每逢旅游旺季,游客隨手丟棄在海灘上的垃圾也格外扎眼。“當時我就想,要是有志愿者能及時清理海邊的滸苔和垃圾,對不文明游客進行善意提醒,肯定能讓這座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海濱城市更加文明美麗。”當時青島并沒有專門保護海洋的志愿服務組織,社會力量參與力度也不大。
今年7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手山東大學(青島)發起了“小藍帽”保河護海志愿活動。活動迅速得到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即墨鰲山衛街道等多家單位的支持響應,一支支“小藍帽”保河護海志愿服務隊迅速組建。
“只有以有限的志愿服務帶動廣大群眾的熱情與監督,才能把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和踐行真正落到實處。”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李潔說。
和赤潮一樣,大量繁殖的滸苔不僅會遮蔽陽光,消耗海水中的氧氣,威脅海底藻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生存,還會影響海洋景觀和海上航道,干擾旅游觀光和水上運動的進行。10多年來,青島一直在想辦法解決滸苔難題,但收效甚微。既然難防治,那就換一種思路——變廢為寶。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滸苔,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呢?
為探索“打滸”新方式,“小藍帽”新成員黃睿牽線他所在的山東大學(青島)環境學院,組建起一支“滸”盡其用的項目團隊。
“我們收集滸苔拿到實驗室后,制成滸苔生物炭,探究厭氧發酵產甲烷過程中投加滸苔生物炭對反應體系的影響;還開展了利用滸苔制備滸苔基氣凝膠,用于海水溢油清理和海水淡化,探索滸苔‘取自海洋用之于海洋’的實際應用可行性。”黃睿說,接下來,他們團隊將繼續嘗試多種思路,延伸滸苔處置鏈條,通過“小藍帽”科研力量踐行環保人的初心使命。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李紫薇說,為了支持“滸”盡其用項目團隊的研發工作,學院為項目組專門配備了導師,并接洽了多家相關企業,以期在企業的帶動下促進項目的研發。
“小藍帽”保河護海志愿服務隊還前往即墨區大管島、小管島,開展生態文明思想進海島、進漁民家庭宣講活動,結合海島生態環境實際情況,科普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倡議養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號召大家積極參與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監督舉報,制止各種危害海島生態環境的行為,共建清潔美麗海島。
“自從‘小藍帽’上島服務后,我們島上居民的環保意識明顯增強,現在島上的環境變得更美了。”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街道小管島衛健主任邵妮說。
“‘小藍帽’已經成為護海護河的生力軍。”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的茍天朔給記者講了一個案例:“小藍帽”志愿服務隊在一次海岸線巡查中,發現丁字灣有一個規模化海參養殖場的尾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經取樣檢測,無機氮和顆粒物濃度超標,他們立即將這一情況反饋到相關部門,展開行動,確保了水養殖尾水達標排放。
通過一次次實際有效的行動,“小藍帽”志愿服務品牌效應逐步顯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截至目前,“小藍帽”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吸引了4000余名志愿者報名。
未來,“小藍帽”還將借助高校資源優勢和經驗優勢,聯合嶗山區創建“嶗山灣區美麗海灣”,以鰲山灣和小島灣為重點,通過加強入海河流治理與監管、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建設海上環衛等措施系統解決灣區水生態、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真正發揮“小藍帽”保河護海志愿服務活動的輻射帶動作用。
“生態環境保護事關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是一個長期任務,我們要打好持久戰。”在李潔看來,生態環保工作需要日積月累,長久堅持,才能呵護好人類共同的藍天、碧水和家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