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4日訊 4月2日,煙臺英靈山膠東革命烈士陵園,蒼松翠柏,豐碑巍巍。
“當我發現顧正澤所長時,見他怒目圓睜,以不屈的姿態躺在地上,身中3槍,鮮血浸滿了警服,但他的左手還抓著歹徒的一縷頭發……”1995年5月23日,原煙臺港公安局客運派出所4名民警在追捕持槍歹徒時,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筑起生命防線,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5.23”英烈墓碑前,煙臺市港航公安局退休民警劉曉寧正在深情講述著英烈生前事跡,與一同前來的戰友共同追思緬懷英烈。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連日來,山東公安機關廣大民警輔警來到公安英烈紀念廣場、烈士陵園以及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通過敬獻鮮花、默哀、重溫人民警察誓詞等形式,表達對英烈的追思懷念。各級公安機關統籌多方力量,積極走訪慰問關愛犧牲、傷殘、重疾、特困民警輔警及家屬,傳遞組織關心關愛。
“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新中國成立以來,山東公安機關有779名公安民警因公犧牲,2萬余名民警因公負傷。2024年以來,有5名公安民警和10名輔警因公犧牲,195名民警和142名輔警因公負傷。一代代公安英烈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一曲曲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英雄贊歌。
今年2月6日,濱州市博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二中隊指導員王博在參加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查處行動時,遭遇無證駕駛的犯罪嫌疑人駕車闖卡。王博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55歲。
3月,山東省公安廳為王博追記個人一等功,博興縣委追授王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號召全縣黨員干部向王博學習。
從警30年來,王博一直扎根在基層一線。在同事們眼中,王博平時話不多,工作勤懇、待人寬厚、作風扎實,在每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全力以赴。憑借“老黃牛”的韌勁兒、“不服輸”的拼勁兒,他帶領中隊民警輔警查隱患、抓整改,各項工作業績排在全市交警系統前列。
如今,博興縣廣大民警輔警把學習王博刻在心里、付諸行動,體現在出警現場、走訪路上、服務窗口。“我總感覺他沒有走遠,他為人處事的品格、實干奉獻的精神將永遠留在這里,激勵我們砥礪前行。”回想起與王博一起并肩工作的日子,博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孫國強感慨道。
“辦案時緊鎖的眉頭,對群眾溫暖的笑容,還有因為熬夜生出越來越多的皺紋……我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像父親的模樣。”回憶起父親,聊城市冠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白占東有很多話要說,“記憶中,他總是早出晚歸,甚至徹夜不歸,留給我的常常是匆匆的背影。”
2005年12月13日,時任聊城市冠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大隊長的白貴華,夜間執行任務時突發疾病,犧牲在工作一線,把生命留在了日夜守護的數十萬畝林海中,年僅50歲。犧牲后,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擔任森林警察大隊大隊長期間,白貴華帶領全隊12名民警破獲毀林、盜伐林木案件176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3名。工作之余,他關心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大學生、帶頭捐款幫助村里修路。葬禮上,曾受他幫助的10多位老人和12名大學生前來送別、泣不成聲……
沿著父輩的足跡,白占東繼續奮戰在公安一線,賡續父親未竟的事業。“我相信,父親的英魂一定早已與林場中的蒼松翠柏融為一體,風霜不改長青色,歲月不忘英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