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從“天塹”到通途,從“白紙”到新城,需要多長時間?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答案是:3年。
2021年4月,國務院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濟南起步區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支持設立的實體性新區。獲批3年多來,在省市強力支持下,濟南起步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加速邁入全面成形起勢的快車道。10月22日,2024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走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2023年,濟南起步區全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1%,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27%。2024年上半年,17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1項指標增速列濟南市前五,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生態向綠、產業向新、城市向優,一座現代化新城正在黃河之畔加速崛起。
起步,向綠而行。
生態保護是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首要任務,也是濟南起步區獲批之后要面對的一道重要“必答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起步區著力繪制“城在園中、鎮在林中、村在田中”的新時代現代化田園城市畫卷。截至目前,開工建設黃河生態風貌帶和7條生態廊道,綠地總面積達到258萬平方米,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高于全市2.2個百分點,水質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3.4個百分點。
向綠,不僅體現在大河兩岸“只此青綠”,還體現在經濟產業、城市生活的綠色低碳。起步區著力建設綠色之城,2023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
起步,向新躍升。
走進位于濟南起步區的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數十個現代化廠房內,一輛輛電動汽車絡繹不絕下線……2023年,濟南比亞迪項目生產整車24萬輛,2024年預計將達30萬輛。
比亞迪項目是濟南起步區積極培育現代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起步區確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為主體,以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3+1”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持續導入落地龍頭企業,產業鏈集群日益壯大,2023年引進產業類項目43個,總投資1051億元,其中500強企業項目12個。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目前已落地了智能車、氫能源、光伏太陽能等方面的領軍項目,初步形成了鏈條集聚效應,為起步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起步,邁向嶄新未來。
當下的濟南起步區,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品質持續提升。目前,起步區范圍內已建成使用的跨河橋隧已達9處。此外,年內還將實現濟南黃河復線橋主線通車。放眼未來,起步區范圍已規劃跨河通道21條,平均每2.2公里就有1處。一處處跨黃橋隧猶如紐帶將起步區與濟南主城區緊緊連接,極大縮短了兩者之間的“時空距離”。
與此同時,濟南起步區全力加快公服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新城綜合承載能力。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山大二院起步區新院,濟南黃河體育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基礎服務設施拔地而起,總部立體城、黃河總部基地,都市陽臺國際學校、綜合醫療中心,鵲山生態文化區園博湖、泉韻水坊及重點場館項目等均已開工建設,持續“點亮”市民美好生活。
黃河之畔,“城”起未來。從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從規劃先行到雛形初顯,從開局起步到全面成形起勢,濟南起步區,這座承載著未來希望的現代化新城正拔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