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光強
在七夕這個浪漫的夜晚,由陳夢、孫穎莎、王曼昱組成的中國隊戰勝日本隊,奪得金牌,實現奧運五連冠。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獲得的第37枚金牌,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夏季奧運會第300枚金牌。
這個夏天,注定因為全球矚目的奧運會而難忘。
賽事扣人心弦、分數跌宕起伏,有人到現場加油吶喊,有人在電視機前關注直播,這就是奧林匹克的魅力。或許,這份魅力,就藏在這四句詩詞里。
“苦盡甘來終有時,一路向陽待花期。”張九齡《高齋閑望言懷》中的這一句無華麗辭藻,卻蘊含著深刻哲理。今年有一枚金牌分量格外重,代表著我國在非傳統優勢項目上取得了新突破——鄭欽文戰勝克羅地亞隊選手維基奇,為中國網球隊摘得首枚單打奧運金牌。
有球迷曬出了一張珍貴的圖片,2014年李娜澳網奪冠時,鄭欽文恰恰站在電視機前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夢想的力量跨越時空,10年前埋在她心底的種子,如今在巴黎結出了金燦燦的果實。
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無疑,鄭欽文是無數刻苦訓練運動健兒的縮影。
中國花樣游泳隊以遙遙領先的得分優勢,首次獲得奧運冠軍;中國女子曲棍球隊時隔16年再次晉級奧運會決賽;李發彬、侯志慧成功衛冕,“中國力士”續寫傳奇……奧運“四朝元老”徐嘉余說,克服一切困難,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東西。沒錯,只有當你拼盡全力,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一秒一秒地去突破、一分一分地去搏擊,努力追逐傳奇的人,終將成為傳奇。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詩人李商隱以鳳喻人,巧妙道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之意。本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有405位運動員,平均年齡25歲。年齡最小的是參加滑板大項女子碗池賽的鄭好好,在奧運會期間迎來12歲生日。
“老將”們克服體能和傷病等因素頑強拼搏,更讓人欣喜的是,年輕的“后浪”們不懼強敵,表現不俗。正如“蝶后”張雨霏接受賽后采訪時所言,“老的還在,中的頂上來了,小的還在拼。”
小將黃雨婷、盛李豪為中國代表團沉穩“射落”首金,令國人振奮;19歲耿直小伙潘展樂用實力回應質疑和偏見,不僅奪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個人金牌,還在男子混接中驚天逆轉,和隊友一起打破美國隊長達40年的壟斷;可愛的全紅嬋和陳芋汐憑借“水花消失術”輕松“拿捏”,包攬金銀;15歲的楊思琪創造中國隊選手在沖浪項目中的最好成績……“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在這群“00后”乃至“10后”奮勇爭先的一幕幕中具象化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如何坦然面對起起落落?這是運動員的必修課。蘇軾的那份豁達,給出了答案。孫一文“決一劍”與金牌擦肩而過、謝振業僅差0.001秒晉級百米半決賽、“眼鏡飛人”徐卓一未能創造奇跡、中國女排2-3惜敗土耳其隊無緣四強……這些,讓我們有著些許意難平。
雖然他們沒能站上領獎臺,但同樣值得掌聲和敬意。從來沒有人能一直贏,重要的是要把偶爾的失利轉化為動力。人們習慣追求完美,也正是接納了這些遺憾,越挫越勇,才演繹出了人生的深邃和斑斕。
這正是:蟄伏歲月藏鋒芒,挑戰自我求更強。如若均在意料中,怎談勝敗不尋常?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七絕圣手”王昌齡的《送柴侍御》與“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尊重對手,也珍視友誼。中華體育精神在賽場熠熠生輝,更為推動全球體育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瞧,在巴黎奧運會的這些天里,除了比賽成績驚心動魄,還有不少花絮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和暖意——“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加閃耀。中國隊選手何冰嬌手持西班牙奧委會徽章登上領獎臺,向因傷退賽的西班牙隊名將馬林表示祝福,國際奧委會社交賬號發布“More than sport”帖文;跳水女子3米板銀牌獲得者、澳大利亞選手基尼和銅牌得主、中國選手昌雅妮默契做“L”型姿勢,歡迎冠軍陳藝文“閃亮登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們又變換站位,兩位中國姑娘為中間的基尼擺出比心動作;代表盧森堡出戰的61歲乒乓球運動員倪夏蓮和中國00后孫穎莎上演“Enjoy式”經典對決等等“名場面”,讓我們歷歷在目。
競技體育是“高手過招”,但不是“敵我交戰”。刷新新紀錄,結交新朋友,奧運會更不只有競爭和名次,更多的還有跨越國界的友誼、和平與包容的故事。
巴黎奧運會即將閉幕,但人生賽場沒有“終點”。這四句詩詞,分別對應了堅定付出與收獲的信念、煥發傳承與新生的力量、看淡成功與失敗的結果、打開競爭和友誼的格局。
我們相信,每一場“比賽”都與眾不同,每一天都五彩繽紛,每個人也都注定千姿百態。我們相約,下屆奧運會、四年后的你,咱們頂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