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千年來,大運河之上檣帆如林,萬船競渡。不僅利于漕運,更因其貫通南北,商運繁盛,數十座商業城鎮在兩岸興起。
由此,大運河及其沿岸水流、人流、物流集聚,商品流通......
誕生了最古早的“流量”。
鼎盛時期,“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
大運河兩岸商業關稅占全國關稅總量的90%,發展成時代的“頂流”。
“流量”匯聚的地方,寶貝少不了。
作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運河串起了多少“千年遺珠”呢?
今天,我們從煙波浩渺的微山湖啟程,經棗莊、濟寧、聊城、泰安、德州等地,沿著運河山東段一路迤邐向北,去尋寶。
運河保安——明代鎮水獸趴蝮
由于山東地勢較高,由南向北的船只難以通過,所以山東段運河上設有非常多的船閘,以利行船。鎮水獸作為閘上的裝飾構件,在古代常隨水利設施而建。
藏于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的這對明代鎮水獸名為“趴蝮”,一雄一雌,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性善好水、喜食水妖,又善調節水量,使河水“少能載船、多不淹禾”,人們依其形貌雕成石像置于橋頭或橋身,表達著伏波安瀾的美好愿望。
水運貢磚起皇城——臨清磚
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用十多年時間大興土木,營建皇家宮苑,為此在臨清設立官窯燒制建筑用磚,臨清磚因此又名貢磚。
它“擊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堿不蝕”。鼎盛時期,有數百座磚窯分布在長約六七十里的運河沿岸。現在北京故宮、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各城門樓、鐘鼓樓、文廟、國子監及各王府營建中所用的臨清磚比比皆是。為此,民間有“沒有大運河就沒有紫禁城”的說法。
大汶口先民有智慧——紅陶獸形壺
大汶河是大運河山東段的重要水源補給,而在汶河沿岸則誕生了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之一——“大汶口文化”。紅陶獸形壺是大汶口文化獨有的器型,它擁有拱鼻,張口、鼓腹,短尾上翹,耳穿小孔,四足立起便于加熱,先民的智慧和審美在它身上完美融合。
運河紅膠泥有妙用——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選用大運河兩岸特有的紅膠泥作原料,這種泥土質地純凈細膩,土質密度大。通過特殊技藝燒制出來的陶器“黑中透瑩,望之如金;叩之如磬”,給人以“烏金墨玉”之感。
彼時的石刻時尚——石刻彌陀造像
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曾源源不斷地把磚石、木料、漕糧等送往北京,也帶來了無數能工巧匠、奇珍異寶,更促進了文化交流。這個石刻彌陀造像1979年從茌平縣出土,為研究初唐時期山東西部佛教宗派流行趨勢、造像雕刻藝術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民以食為天——漢綠釉陶瓷俑
看這挽著袖子切菜的嫻熟姿勢,是廚師沒錯了!這個俑在高唐城東固河出土,它表面所施綠釉為低溫鉛釉,是以銅為主要著色劑,以鉛的化合物為助溶劑,在700攝氏度左右的火焰中燒成,從而呈現出翠綠色。悠悠運河水給沿岸帶來百年興盛,融匯了南北風味的美食,同樣讓人流連忘返,關于“吃”的“顯眼寶”肯定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