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央視播出《文明風盛新時代》專題片點贊山東新時代文明實踐經驗做法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李金彥

2024-04-19 18:51: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9日訊 4月16日至4月18日晚,以解讀新時代文明實踐為主題的電視專題片《文明風盛新時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在第一集《理論進萬家》、第二集《服務聚民心》和第三集《新風育新人》中,分別報道了山東“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青島市新時代結婚禮堂、平度市“莊戶學院”、榮成市暖心食堂等工作經驗,展現(xiàn)山東新時代文明實踐扎實推進、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實際進展,彰顯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熱實踐。


青島市新時代結婚禮堂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的新風尚中,山東青島的新時代結婚禮堂,尤其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從2018年開始,青島市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為契機,推進新時代結婚禮堂建設工作,借著這股新風,一對對新人迎來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

“非常特別的一場婚禮,大家也是覺得耳目一新。”

“因為大家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婚禮),來了以后都(問),婚禮還可以這樣辦么?我說對,還可以這樣辦。雖然減去了一些儀式,但是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增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新時代結婚禮堂的場地,從最初的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 站),拓展到青島各地景區(qū)景點、公益飯店、公園民宿、網紅打卡地等,新人化妝、禮服、喜糖等費用成本,通過企業(yè)植入的形式得到置換,極大地降低了結婚成本。婚禮過程中,依托志愿服務,免費為新人舉辦時尚簡約的新式婚禮,廣大志愿者利用各自的專業(yè)特長,為新時代婚禮做全方位服務。

經過五年的培育發(fā)展,青島共建新時代結婚禮堂132個,組織了個人及集體婚禮806場,2000余對新人參加。

青島市新時代結婚禮堂,逐步形成獨具青島特色的文明婚慶新模式,成為越來越多新人的新選擇、新去處,文明新風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選擇參加這個新時代的婚禮,感到這個婚禮既簡約而且還很隆重,還能得到全社會的祝福,我感到非常滿意。”

一個新時代結婚禮堂,是一處志愿服務舞臺。一場新時代婚禮,就是一次文明實踐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一系列舉措,引導群眾思想觀念變化,有效促進好風氣的形成,提升了群眾文明素養(yǎng)和精神風貌。


平度市“莊戶學院”

  

王桂欣,是山東省平度市仁兆鎮(zhèn)沙北頭村的一名地道的農民,小學文化的他卻建起一個實實在在的“莊戶學院”,學院的老師是“大姜師傅”“芋頭師傅”、種植大戶、蔬菜購銷大戶,學院的課程有“土地熏蒸消毒”“大棚蔬菜管理”“套餐種植知識”等,“莊戶學院”定期組織“農師傅”們?yōu)榇迕袷谡n,培養(yǎng)了一大批種植能手。

“現(xiàn)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了嘛,鄉(xiāng)村振興是一盤大棋,是一個大的戰(zhàn)略,新科技把白菜種好了,白菜增產了,農民增收了。”

就在這個“莊戶學院”,沙北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已有的技術培訓課程,圍繞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禮儀、科學文化、法律法規(guī)等主題設置學習和實踐內容,緊密聯(lián)系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開展菜單式教學,使農民培訓這份營養(yǎng)豐富的“免費午餐”更好滿足農民的胃口。

“莊戶學院”讓沙北頭村的老百姓口袋鼓了起來,新時代文明實踐則讓他們的思想富了起來。

“老百姓來了以后,對這個事非常贊成擁護,經常地過來學習,你看他們各個村戶的過來在這學,確實好。”

“現(xiàn)在群眾和黨都是一條心,都是跟共產黨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老百姓(的好日子),沒有這些的領導,咱老百姓怎么能行,也富不起來,老百姓也支持領導,都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把這國家才能富起來。”

王桂仁是“莊戶學院”里的知名“講師”,種植大棚、田間地頭就是他的講臺和課堂。在手把手給鄉(xiāng)親傳授種植技術的同時,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伴著泥土的芳香,扎根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莊戶學院”為文明實踐注入特色與活力,文明實踐也給“莊戶學院”帶來嶄新的生命力。參照沙北頭村“莊戶學院”的做法,仁兆鎮(zhèn)91家新時代文明實踐“莊戶學院”全線開課,“莊戶學院”的帶頭人、種植能人們紛紛化身為文明實踐志愿者,把講理論和搞發(fā)展、傳技術相結合,在傳授農業(yè)“致富經”的過程中,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鄉(xiāng)村振興等重要論述,講在新思想指引下產生的新變化,讓群眾一聽就懂,受到觸動,發(fā)自內心聽黨話,跟黨走。


榮成市暖心食堂

  

“沒有這么個創(chuàng)舉,我們這些80歲老人得不到今天這樣的幸福,做的飯菜非常可口,服務態(tài)度比春天還溫暖。”“關心老年人生活,這食堂里面的工作人員,菜做得非常爽口,我覺得非常滿意。”前來“暖心食堂”就餐的老人們說道。
這是榮成市東島劉家村暖人心田的一幕。“暖心食堂”是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服務群眾打造的重點工程。2019年開始,榮成市探索發(fā)展農村“暖心食堂”,免費為80周歲以上農村老人每天提供至少一餐熱飯,這一舉措得到當?shù)厣鐣膹娏抑С帧?/p>

“當時我們把‘暖心食堂’建起來之后,設備是有的,但是米、面、油、魚在哪弄?我就發(fā)了一個朋友圈,當時有很多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士捐魚、捐面、捐米。”榮成市東島劉家村黨支部書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劉俊軍說道。
食材問題在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順利解決,但是每天的飯菜由誰來做呢?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fā)動廣大農村婦女成立“巧廚娘”志愿團隊。

“肯定都有老這一天,現(xiàn)在的他們就是將來的我們。”東島劉家村“暖心食堂”志愿者張紅珍說道。

東島劉家村“暖心食堂”志愿者畢秋霞說,“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眼下黨和政府對老年人這么關懷,我們都積極報名,這些老年人都挺高興的。看他們吃得好,我心情真好,更愿意來干。”

東島劉家村“暖心食堂”的巧廚娘志愿服務本來建了6個組,然而由于村民們的積極參與,經常會出現(xiàn)無法輪崗的情況。后面排隊的小組著急要上崗,而正在服務的小組卻舍不得下崗。

“全體志愿者,大家注意了!咱村‘暖心食堂’‘巧廚娘’排班這個周已經輪到第三組了,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兩周一輪,到時候了大家要自覺地往后排,也給后面的‘巧廚娘’一些機會,讓大家伙都能到咱村‘暖心食堂’做點事!”
榮成市東島劉家村黨支部書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劉俊軍說,“我覺得新時代文明實踐能轉變一個人的思想,就像學習雷鋒一樣,學習他那種精神。在這種精神帶動下,村集體的事就是我們村老百姓的事,但是我們村集體也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我們整個形成了一個大家庭。”

其實“暖心食堂”解決的不僅僅是當?shù)乩夏耆说囊徊蜔犸垺J程瞄_辦之初,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把它定位成服務群眾的陣地,主要的工作思路就是如何通過這個陣地服務好群眾、凝聚起民心。

吃飯不是老人們來到“暖心食堂”的唯一目的,志愿者們組織的餐前活動也是老人們喜歡的節(jié)目之一。志愿者們與老人聊家常、說變化、談政策,讓“暖心食堂”成為關愛老人的愛心驛站、傳播文明的大眾平臺。

每到周末,當?shù)氐男聲r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學生到“暖心食堂”,與“巧廚娘”們一同,為老人們擇菜、洗菜、做飯、陪就餐老人聊天,用平凡的實際行動將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如今,“暖心食堂”在榮成有514家,覆蓋66.6%的村居,“巧廚娘”志愿者發(fā)展到1.2萬人,每周至少提供5次免費午餐,日均服務老人1.5萬人次。小小的食堂,不僅在物質生活上關心老人,更從精神上給予關愛。

“暖心食堂”的溫暖,不僅僅停留在東島劉家村。山東省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在全省范圍打造“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圍繞“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為社會公共需要”精準對接服務,大家紛紛點贊,老百姓需要什么服務,他們就送什么服務。紅馬甲在當?shù)厝说难壑惺切聲r代文明實踐最醒目的標識,一件件紅馬甲就是一面面旗幟,把黨和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把這份關心呵護送到群眾的心里。

[責任編輯:李金彥 穆廣輝 佟國強 崔維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