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4日訊 微電影《老張的夢想》講述的是臨沂沂蒙四季藝術團如何堅持弘揚沂蒙精神文化,不斷推動紅嫂故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鄉村沉浸式演藝小院的故事。沂蒙四季藝術團所有演職人員均由沂南縣及周邊市縣的文藝愛好者匯集而成,創立初期遇到了許多困難,甚至一度被自己的團員都視為“草臺班子”,最小的團員趙二妮多次“出逃”,在團長老張的努力和感召下,大家逐漸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意義,認真排練并展演了《戰地醫院》這出戲,看過的觀眾都潸然淚下,趙二妮也最終回歸藝術團,與大家一起將老張的夢想發揚光大。
沉浸式體驗是一種帶入式的旅游理念,利用真實獨有且不可復制的古村落,將當年發生的真實故事,通過專業化、細膩化的演出和觀眾互動表現出來,打破了傳統的舞臺和觀眾的界限,把演出從視覺、聽覺感受領域拓展到嗅覺、味覺、觸覺領域,對環境、道具、服裝、口音、裝束等演出各細節進行高度時代還原,配合景區古村自然環境,給觀眾前所未有的環境代入感、時空穿越感,感受“"人在畫中游”的感受,使游客成為故事中的見證者。
沉浸式小院表演時間背景設定為1940年抗日戰爭最艱苦階段,每個小院思想主線緊緊圍繞共產黨、八路軍發動和帶領根據地老百姓積極投身抗日救國、民族解放的主題。
沂蒙四季藝術團堅持弘揚沂蒙精神文化,創作和演出了《沂蒙四季·紅嫂》《歌聲里的紅嫂》《跟著共產黨走》《婦救會》《民兵連》《識字班》《戰地醫院》《一碗米粥》《永遠的新娘》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精品佳作,其中《跟著共產黨走》《婦救會》分獲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評選的全省群眾性小戲小劇“打擂臺”金獎和全省群眾性小戲小劇一等獎,成功探索出一條沉浸式演繹與紅色故事完美融合的藝術發展創作之路。
閃電新聞記者 賈衍杰 王震 臨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