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2024年春節前,閃電新聞《奇思錄》專欄策劃推出“年終觀察”系列文章,以16市為主線,從不同剖面解析齊魯兒女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探索,進一步提振信心。
第9期,走進濟寧,看“孔孟之鄉、運河之都”如何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書寫“儒鄉”新貌,以“君子之姿”展現“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奮進姿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1月8日,濟寧崇德大道主線正式通車。作為“任兗鄒曲嘉”都市區快速路系統最重要的主干路,崇德大道開通后,市民從濟寧市區至曲阜路程用時將縮短至半小時,濟寧市“半小時”都市區交通圈加快構建。
激活城市動脈,物流、人流加速“動起來”,儒風吹拂下的當代濟寧,展示“動靜皆宜”的多樣面孔。
01/“兩創”引領,打造“近悅遠來”之城
促進客流提速,對于當下的濟寧來說恰逢其時。
2023年1-10月,濟寧接待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大幅增長609.37%和1012.38%。這一年,濟寧主動承接起“井噴”的文旅消費需求,通過豐富多元的產品供給,本地文化資源富集優勢充分轉化成文旅產業發展勢能,帶動 了旅游經濟。
以重大活動為牽引,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尼好,戲??!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二季” 等活動成功舉辦,濟寧主動為海內外嘉賓、游客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平臺,為年輕人創造與傳統文化、當代藝術創作“親密接觸”的機會,開啟了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氣象,“文化濟寧”標簽的影響力持續放大。
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凝神”。2023年,曲阜魯源新村被納入濟寧文化“兩創”示范點,以儒學美德為亮點打造了游客和村民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迸發出“近者悅、遠者來”的強大吸引力。當下,“入目皆經典,步步皆風雅”的魯源新村、“長峰獨峭立,落霞映龍湖”的東仲都村、“鄉儒發源地、在野則美俗”的北東野村……文化浸潤下的儒鄉展現出靚麗新貌,“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亮點”的示范帶動格局在濟寧逐漸形成,不少村民借由鄉村文化周邊產業,實現了“端起文化碗,吃上文化飯”。
除此之外,2023年濟寧還發布了文化“兩創”文學主題采風作品集《尼山之光——文化“兩創”的濟寧答卷》,用細膩文字書寫火熱生活,彰顯孔孟之鄉蓬勃生長的文化力量;成功舉辦了2023“四季村晚”啟動儀式、“黃河風·濟寧情”全市群眾性小戲小劇“大擂臺”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創新文化惠民形式,接地氣聚人氣,激發鄉村文體活動的內生動力。
文化地標相繼涌現、文化名片不斷擦亮、文旅融合漸入佳境,文化生產力正在濟寧的廣袤沃土上結出累累碩果。
02/“雙向奔赴”,城鄉同頻共振
從都市到鄉村,一脈相承的文化令彼此相親,產業發展同頻的步速縮短彼此距離。
根據《濟寧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2—2035年)》,濟寧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任兗鄒曲嘉”都市區建設和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兩條主線,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推動智慧、綠色、均衡、雙向城鎮化發展。
交通在增強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更是促進生產要素在城鄉間實現雙向流動的必要一環。
堅持“大濟寧、全域化”發展理念,濟寧進一步優化完善主城區與周邊縣市的交通網絡,提升互聯互通能力,加快都市區一體化建設步伐。2023年,濟寧大安機場順利轉場通航投運,濟鄒高速、濟商高速、濟廣高速高效推進,“九雄商高鐵加快實施,濟棗高鐵開工建設,京杭運河濟寧至臺兒莊段、湖西航道下級湖段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海陸空鐵”現代交通網不斷織密,均衡區域協同協作的步速,加快構建物暢其流、通江達海的新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濟寧市全力向現代港航物流高地奮進,梁山港2023年集疏港量突破2000萬噸大關。
濟寧通過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其在魯南經濟圈的中心區位優勢不斷凸顯。
推進共同富裕的進程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因此,經濟發展若想實現新的跨越,就必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從而補齊縣鄉發展短板,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以特色產業塑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一二三產業融合催生縣鄉發展新動能,農民持續增收暢通鄉村經濟良性循環。2023年,濟寧實現糧食生產“二十二”連豐;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重點培育“濟寧禮饗”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立包含222家企業(合作社)、407個產品的品牌產品目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目前,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發展到729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82家,省級以上企業數量全省第4,金鄉凱盛等5家企業入圍中國農業企業500強;全面啟動118個鄉村振興“百區千村”示范區建設……一系列舉措為全市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03/制造強市,演繹奮進之姿
實體經濟強,方能為一切發展的“可能”筑牢根基。
2023年,濟寧將制造強市作為首位戰略,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1-11月,濟寧全市“231”先進制造業集群能級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成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制造業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個百分點,30個制造業行業中21個實現增長、增長面為70%。
在濟寧,高端裝備產業已被列入全市重點打造的優勢主導產業,目前已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千億級高端裝備產業集群。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在產業鏈上占據核心位置;而作為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礎與核心底座技術,工業母機在2023年也為濟寧帶來了“新風口”。11月印發的《山東省工業母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中,要求濟寧市做強綠色環保精密機床,做精做細精密滾珠絲杠、導軌副等精密傳動部件,為爭創國家工業母機先進制造業集群提供強力支撐。同樣是在11月,2023中國(濟寧)智能機械工業裝備博覽會在濟寧高新區舉行,搭建起智能制造、工業母機成果展示和精準對接交流平臺。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的革新,更是對傳統經濟的重新定義。濟寧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全面開展“智改數轉”行動,目前已推動1029家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持續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手抓”,預計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600億元,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8%左右。創新突破數字經濟,濟寧志在打造在全省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數字產業集聚區。
推動經濟由量大向質強轉變,產業轉型升級是主攻方向。其中,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也是塑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不二選擇。目前,濟寧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突破1300家,連續兩年實現大幅增長;“助企攀登”活動助推753家“攀登”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緊密產學研合作關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603家……充分釋放人才、金融、科技服務等創新要素活力,濟寧正在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而技術改造,則是促進“存量變革”、激發產業裂變效應的有力抓手。2023年,濟寧市實施“技改提升年”活動,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安全化”為主攻方向,年內實施1000項單體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和技改項目,助力1000家企業加速轉型。1-10月份,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7.2%,208個項目納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導向目錄,10個項目入選省級“技改專項貸”貼息和融資擔保補助項目支持名單,數量居全省第1位。
君子亦有“爭”,于濟寧而言,這是“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壯志雄心,也是“爭先進位”“唯旗是奪”的膽略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