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7月11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以下簡稱“濟南大西環項目”)梁莊段至劉橋段建成通車,該段與去年12月底建成的劉橋至張夏段相接,至此,濟南大西環項目實現全線建成通車。
濟南大西環項目途經德州禹城市、齊河縣和濟南長清區,全長103.9公里,投資概算209.75億元,按照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于2020年6月動工。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始終緊緊圍繞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總體戰略,切實貫徹“平安百年 品質工程”建設要求,堅持高標準管理、高質量施工,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首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和“全國重大工程宣傳示范項目試點”,被山東省交通運輸廳評為“高速公路工程質量管理及四新技術運用工作經驗示范項目”,獲評“全國交通重大工程新聞宣傳‘十佳’項目”、山東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信用AA級單位。
科技賦能 助力西環智慧建設
項目聚焦科技賦能,將科技元素融入建設全過程,建立以數字化和信息化為導向的智慧建造新模式,充分激發科技生產活力,著力打造“科技+”工程。
濟南大西環項目大型橋梁數量多,小凈距、大斷面長隧道多,工程規模大,互通立交多,沿線穿越多個礦區,過半路段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兩次跨越齊長城遺址,給道路修建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筑路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沃土。為解決一系列管理難題,項目研發應用BIM協同管理平臺,搭建“信息系統”“BIM平臺”“綜合看板”三大板塊,采用GIS、IoT等新技術形成了項目“人機料法環”等多源數據采集、應用和可視化集成展示的完整體系,實現投資、征遷、進度、計量實時統計及可視化管控,達到一平臺多模塊的綜合可視化管控,有效提升標準化、精細化水平,施工效率較傳統工程項目提升20%。
針對項目隧道建設和安全管理問題,項目以智慧化和信息化為手段,將智能施工裝備研發作為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關鍵,創新應用了以履帶式隧道全空間動態感測機器人、人體感應語音播報智能系統、新型單臂鑿巖臺車等為核心的快速、智能施工裝備群,極大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有效提升超大跨度隧道施工效率,有效改善高溫、粉塵施工環境;推廣應用了具有定位、感知、預警和音頻、視頻一體化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實時聯動現場作業管理,信息數據同步傳輸,及時反饋工地施工現場的安全信息。
同時,項目打造智慧梁場“質造”中心,集成智慧加工、養護、張拉、壓漿、監測5大系統,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應用自動噴淋養護系統,實現全天候、全濕潤的養護質量標準,養護質量及效果明顯提高,節約用水20%以上;推廣移動式底模預制箱梁生產工藝,實現鋼筋下料綁扎、混凝土澆筑、高溫蒸養、張拉壓漿等一整套工廠化、流水線作業模式,生產效率比傳統梁板生產工藝提高1倍。
精工細作 打造品質西環工程
作為交通運輸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濟南大西環項目以專業化和精細化為基礎,以標準化和規范化為引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項目高質量、高水平建設。
黃河特大橋作為品質西環的“工程明珠”,在國內首創梁底懸掛運梁關鍵技術,并自主研發機電液一體化智能運梁成套裝備,實現鋼箱梁運輸安裝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開拓了寬淺河流、高深峽谷地帶橋梁安裝的新思路與新標準,填補目前國內外工藝技術的空白。建成后,成為國內最大規模四塔鋼混組合梁部分斜拉橋,也為山東再添跨黃新通道。建設過程中,項目創新應用鋼箱梁及混凝土橋面板異步施工技術,實現塔柱和鋼箱梁同步施工,節省工期近10個月;采用現澆箱梁鋼筋骨架整體吊裝工藝,解決了鋼筋綁扎與混凝土澆筑、養生、張拉等工序不能同步作業的問題,每跨施工周期縮短5-7天,梁體外觀質量顯著提升。
同時,項目積極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秉承“生態建橋”理念,黃河特大橋在國內首次采用核心箱+超大伸臂“魚骨狀”主梁的部分斜拉橋形式,240米跨徑的變高組合梁單位用鋼量控制在490千克/平方米以內,減少約20%鋼材用量;優化布設橋面徑流智能收集系統,對雨水、事故泄漏物等約600余立方米的徑流進行有效分類處理,避免對黃河水域和濟平干渠水體造成環境污染,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
項目積極創新安全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創新采用隱患清單銷號式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由工作日志、問題清單、銷號清單、匯總臺賬組成的系統檢查執行體系,按照施工工序、設施設備梳理了涵蓋橋梁、隧道、路基路面等6大方面,共計2012項的安全隱患清單,促進隱患排查的常態化、標準化、清單化和閉環化。全線推廣安全生產隱患智能監測系統,采用AI視頻智能分析技術,開發安全生產隱患智能監測系統,涵蓋隱患檢測預警、安全教育管理等7大類、32小類安全隱患的自動識別功能,助力安全管理科學化、智能化和規范化。
黨建引領 攻克建設堵點難點
建設管理集團第七黨支部帶領全線基層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促進黨建工作與工程建設深度融合,結合項目建設特點、沿線優勢資源,創建“紅色紐帶·品質西環”黨建品牌,以黨建為紐帶,以打造品質工程、創高速建設品牌為目標,高標準建設大西環項目,改善沿線交通出行條件和投資環境,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聚焦年度重點任務、難點工作,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破難攻堅”項目,引導黨員干部把“難點清單”變“履職清單”。項目跨京滬鐵路轉體橋整幅橋梁寬38.33米、重25680噸,是目前國內最重單墩雙幅寬體無合龍段轉體橋梁,且主承臺深基坑開挖處臨近繁忙的京滬鐵路干線,距路基坡腳線最近僅有15米,安全風險大,施工組織極為復雜。為充分保障鐵路運營及施工安全,項目公司聯合參建單位成立涉鐵施工黨員突擊隊,組織參建單位對設備調試、試轉角度、技術測量、既有鐵路安全等各項準備工作進行詳細核實,多次模擬轉體,預測不同天氣情況可能帶來的影響。在轉體過程中實時監測風速、風向、轉動速度和梁體空間姿態,針對墊石部位混凝土應力進行監測并構建預警系統,實時掌握轉體參數信息和橋梁姿態。最終長達136米的跨京滬鐵路轉體橋在空中順時針88°優美轉身,與兩側引橋實現完美對接,為濟南大西環項目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完善路網 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濟南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重要樞紐之一,但主城區東西狹長,南北逼仄,交通壓力巨大,為了進一步疏散中心城區過度密集的人口,擴展城市發展空間,濟南大西環項目的建設勢在必行。
作為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通車后會形成濟南市新的高速西環,可以合理組織、疏導長途過境交通,緩解區域中短途交通壓力,改善濟南西部城區交通出行環境,促進濟南市黃河國家戰略、“強省會”發展戰略等的實施。同時,項目兼具京臺高速公路濟南西繞城并行線功能,與青銀、濟聊、濟廣等路網有效銜接,對完善山東省高速路網布局、強化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京臺高速主通道通行能力,改善沿線交通出行條件和投資環境,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