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 5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山東省科技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情況。
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以鹽堿地綜合利用核心共性關鍵技術和前沿引領性技術攻關為核心使命,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實現“三個轉變”,即:由治理鹽堿地向適應鹽堿地轉變,由化學農業向生物農業轉變,由傳統農業向智慧化現代農業轉變,努力探索鹽堿地生態保護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與戰略研究高地、創新創業人才引培基地、機制創新試驗場、鹽堿地綜合利用產業新技術策源地和國際合作交流中心,為我國鹽堿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提供源頭技術供給,為構建鹽堿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針對適生作物品種少、鹽堿耕地質量低、生產效率不高、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中心將聚焦鹽堿地生物育種、鹽堿地產能提升和鹽堿地生態化利用三大關鍵領域,設立耐鹽堿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與鑒定評價、鹽堿地適生作物種質資源創制與高效育種、鹽堿地土壤改良與快速培肥、鹽堿地水肥鹽協同調控、鹽堿地綠色低碳與生態強化、標準化高效智慧種養、鹽堿地特色農產品功能化開發等七大重點研究方向。
針對全國鹽堿地類型多樣和資源稟賦差異大等特點,按照鹽堿地類型及地域分布情況,構建“1+3+16”的空間布局。“1”,就是在黃三角國家農高區建立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總部,負責核心研發、系統集成、綜合協調和創新服務等工作。“3”,就是按照不同類型鹽堿地區,設立東北蘇打鹽堿地、西北干旱半干旱鹽堿地、華北插花鹽堿地3個分中心,開展區域性應用研發、模式打造和專業化服務工作。“16”,就是在大慶、銀川、巴彥淖爾、石河子、德州、東營、鹽城、喀什等地布局建設16個技術集成應用綜合試驗站,以我國典型鹽堿區為主要監測對象,重點開展鹽堿地土壤、植被、地下水和氣候等長期定位觀測與區域特色農業技術創新研發,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格局,為鹽堿地治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