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這只可愛的小金鼠,出自泰安肥城的一所鄉村小學。在這里,泥巴被請進教室,孩子在動手體驗傳統文化中感受快樂與成長。
在泰安肥城潮泉鎮中心小學的泥塑教室,每周五的下午,當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泰山泥人王”王士榮都會來給孩子上泥塑課。泰山泥塑是一種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手工藝術。泥塑作品需要構思巧妙、刀法精湛細膩。老師講得仔細,孩子們聽得認真。
“這個小老鼠直接摁上個小眼球,它不好看。為什么?因為它沒有眼眶,先做眼眶,再做眼球,再做眼皮。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眼睛。”肥城市潮泉鎮中心小學泥塑課程課外輔導員王士榮認真講解著。學校開設泥塑課程,讓孩子們在與泥土打交道的過程中有收獲。肥城市潮泉鎮中心小學一名學生說:“我非常喜歡做手工,因為這個非常解壓,非常得好玩。”
說起這門課,肥城市潮泉小學教師尉麗介紹:“通過泥塑工作坊的開設,讓更多的學生,學習東方美學,讓更多的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讓更多的孩子懂得泥塑,愛上泥塑,受益于泥塑。這就是創意泥塑工作坊的初心。”
而在肥城儀陽街道中心小學的面塑活動室,陰云燕老師正帶著孩子學習如何制作面塑菊花。
“今天我們來學一下菊花的制作手法,菊花是層層疊疊的。每一層都要比上一層長一點,先在手中搓一個圓球,然后拿我們的工具使勁把她壓下去,壓成這種中間帶凹槽,兩邊往里翹的形狀。”,陰云燕認真地講解著。
陰云燕是一名數學老師,通過自學面塑制作,她在學校里開設了面塑工作室。對于開設這門課程,它這樣考慮:“首先,鍛煉的是孩子對物體的觀察。再一個就是他的動手的操作能力,因為每個物體的制作方法,都不盡相同,比如菊花制作花瓣就是細細長長的。第三個就是培養孩子整體的構圖能力和審美能力。”
肥城市儀陽街道中心小學一名學生這樣說:“捏這些面人讓我覺得很快樂,看到了是自己想要的形象,就特別有成就感。”
在儀陽街道中心小學,不僅有面塑課,還開設了刺繡等課程。通過豐富的課程設置,孩子們能夠全面成長。
肥城市儀陽街道中心小學副校長史紅芳介紹:“這幅作品就是,我們學校6個男孩子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制作的絲帶繡作品。學校以鄉村復興少年宮為依托,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空間,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
泰安市著力打造“泰美童年”品牌,優化社會育人環境。通過免費開放各類場館,打造學生“好”的去處;常態化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堵住“壞”的源頭;制作大量未成年人公益廣告,營造“暖”氛圍。
泰安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王玉森介紹:”免費開放體育場館、參觀基地等校外活動場所4000多個,建成1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142所鄉村“復興少年宮”,打造“泰山泥塑”等“復興少年宮”活動品牌97個,建成城鄉書房68所。“
閃電新聞記者 李永鋒 劉端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