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9日訊 當下春耕備耕,田野生機勃勃。根據之前的媒體調查,2023年全國兩會“十大熱詞”之一是“鄉村振興”,這也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我這幾天在做采訪的時候也是深有感觸。
農業是山東的一面旗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把脈定向,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那么,山東又如何做?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我們用一位代表發言文件中的一串數字來說話。
山東糧食總產量連續九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以全國1/14的耕地生產占全國1/12的糧食,農村實用人才總量270萬以上,構建起從兩院院士、“泰山學者”到“田秀才”、“土專家”的人才矩陣;還有3941個省級文明村、2500個美麗鄉村、3.4萬名干部幫扶1.6萬個村……
觀察山東的經驗,可以看到:通過統籌 “五大振興”多措并舉、綜合發力,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發揮三次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集群效應”,打造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和沿黃“齊魯糧倉”,讓“中國飯碗”里裝上越來越多優質“山東糧”。
一年之計在于春,正是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播的時節,我們要繼續埋頭苦干、踔厲奮發,加快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讓更多老百姓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