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山東實踐系列網評③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充分顯示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瞻遠矚、戰略擘畫,為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當前,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將“加強科技研發創新”列為全省“十大創新”行動計劃之首,提出要將山東加快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高地,努力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通過連續三年高規格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部署相關工作,山東大力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全省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讓創新引擎全力加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力正在齊魯大地上澎湃涌動。
僅在2022年以來,通過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一系列前沿熱點科技領域就斬獲重大突破,一大批創新成果在齊魯大地上集中涌現、“多點開花”。如“濟南一號”“泉城一號”成功發射,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使用,世界首個“電磁橇”設施成功運行,240馬力CVT智能拖拉機、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纖維等一批新產品實現量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3個1類新藥成功獲批上市,居全國第二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00家,新增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山東省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明顯的地方,再次獲得國務院督察激勵。這些閃耀的創新創造成果,成為齊魯大地向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邁進的生動縮影,彰顯出山東正為未來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后勁。
高能級創新平臺是科技力量的重大支撐,是激活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驅動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山東建成國家實驗室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1個、省實驗室9個、省重點實驗室277個,“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基本形成,獲批建設高速列車、燃料電池、鹽堿地綜合利用3個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量居全國第二位。此外,山東還高水平建設了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山東能源研究院,并與中科院共建濟南科創城、海洋大科學中心,航空發動機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加速建設。以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例,目前該院已建設各類研究機構92家,組織實施各類創新項目387項,投資孵化衍生企業370多家,集聚創新創業團隊133個、創新創業人員超5000人,院屬機構(企業)實現收入近百億元。各類高能級創新平臺在山東加速集聚,戰略科技力量日益壯大,這些不斷點燃的科創強勁引擎,為全省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提供了強力支撐。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能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驅動。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人才工作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通過完善人才發展支撐保障機制、加速優化人才生態等舉措,山東持續打造人才各展其能的廣闊舞臺,持續培植人才競相成長的豐厚沃土,持續完善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持續營造人才安心立業的最優生態,讓更多“千里馬”在齊魯大地競相馳騁。如濟南為符合要求的人才發放泉城人才服務“金卡”,在創業投資、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及時高效專項服務;享受不超過購房金額的50%,分別為最高100萬元、70萬元、40萬元的購房補貼;對符合要求的“海右翹楚”頂尖人才,給予1000萬元-1億元的綜合資助……一條條惠才政策交織出招引鳳凰的“梧桐樹”,彰顯著尊才、愛才、留才、用才的真情實意。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山東省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500萬人,位居全國第三位;住魯兩院院士和海外學術機構院士達到122人,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達到5500人,山東已然成為吸引、集聚人才的“強磁場”。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能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2022年4月,山東出臺《關于改革完善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聚焦科研經費管理剛性偏大、科研人員獲得感不足等痛點,提出32項創新性政策,重點在九個方面靶向發力。這些舉措覆蓋科研經費管理的全過程,從預算編制、經費申請、分配使用到撥付進度等都做出了具體細致規定,每一條新舉措都對“癥”下藥,明確為科研人員簡除煩苛再“松綁”,通過擴大預算編制自主權、預算調劑自主權、結余資金留用自主權,以及經費包干制范圍,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有利于更好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性和創新活力,進一步激勵科研人員多出高質量科技成果。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創新是創新戰略中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山東突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山東聚焦“十強”產業,實施了1000余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術問題,引領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多個領域高質量發展。如浪潮集團積極參與信息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去年7月,浪潮擁有專利超萬件,其中發明專利近6700多件;牽頭或參與制定標準210多項,包括服務器全部國家基礎標準。目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6586家,是2017年的4.1倍。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388.3萬戶,同比增長5.8%,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30萬戶。通過率先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案,山東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41個,累計分別達到756家和186個,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2023年,山東將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通過深化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將達到2.8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將達到3.6萬家。
春潮澎湃啟新程,奮楫揚帆正當時。相信山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決心,繼續爭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跑出創新驅動山東速度,讓科技創新源泉在齊魯大地充分涌流,切實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文/藺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