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1日訊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情況,對山東自貿試驗區三年來的建設成果以及《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方案》制定出臺情況作簡要介紹。
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省自貿辦副主任張型成介紹,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三年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推廣為基本要求,為改革試驗,為發展試航,為開放試壓,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總體方案》112項試點任務全部實施,累計形成30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44項已在全省復制推廣,40項獲國家部委認可并推廣,5項被國務院自貿試驗區部際聯席會議推廣,1項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堅持高位統籌推動,創新發展體制機制。
三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圍繞總體方案落實,建立健全六項工作機制。
高層領導機制,在省級層面成立省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頂格協調,高效推進;
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省自貿辦+省直部門(中央駐魯單位)+片區管理機構”一體化推進體系,實行自貿專員負責制;
法制保障機制,山東省人大審議通過《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對自貿試驗區目標定位、創新領域、保障措施等做出制度性安排。實施“負面清單制”放權,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政策供給機制,推動相關省直部門和中央駐魯單位出臺160項支持舉措,濟青煙三市配套出臺實施細則,形成一攬子政策供給體系;
創新激勵機制,制定出臺《山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評價辦法》《省直部門服務山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評價辦法》《山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容錯糾錯實施辦法》,激發片區和省直部門的創新活力;
聯動創新機制,推動自貿試驗區與17個國家級、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聯動創新,疊加政策與功能優勢,充分釋放自貿改革紅利。
堅持投資貿易改革,提升經濟開放水平。
三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推動五大自由便利。
外商投資自由便利。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創新涉外服務事項“一表清”“一窗辦”“跨國辦”等模式,吸引一批世界500強、一批“首”字號項目落地,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率達到61.4%。
對外貿易自由便利。深化“關港區”聯合創新,首創企業集團加工貿易、“進口大宗商品智慧鑒定”“陸海聯動、海鐵直運”、進口原油“先放后檢”等一系列監管新模式,提升國際貿易服務效率,自貿試驗區進出口年均增長率達到24.2%。
資金融通自由便利。落地全國首筆中新貨幣互換新元、中泰貨幣互換泰銖融資業務。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落戶片區。全省首單離岸人民幣債券、首發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首筆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業務落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執業自由便利。開發全國首個人才有價平臺并投入運營。率先成立國際人才集團,實施職業資格國際互認,建立國際人才社區,為各類人才提供便利化服務。
企業運營自由便利。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新設企業辦理時間縮短80%。試點電子證照聯展聯用,67種電子許可證實現一照歸集。開展“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普通工業項目平均審批時間由35天縮短至7個工作日。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集聚特色優勢產業。
三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圍繞差異化探索,推動三大產業集群發展。
濟南片區重點發展醫養健康。構筑“研發-中試-臨床-檢驗檢測-上市-生產”全流程服務機制,加速新藥研發。率先開展醫療器械進口貿易模式創新、探索藥食同源商品通關便利化改革、打造全國首個省級互聯網醫保大健康平臺。牽頭開展省際聯盟中藥(材)聯采,服務19省的9500家醫療機構。建立澳門一橫琴一濟南片區聯動機制,拓展中醫藥出海新路徑。
青島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實現青島至日韓空中貨物航線“公交化”、至韓國仁川定期快船“夕發朝至”,推動港口、陸路、鐵路聯運“零換乘”。創新黃河流域“端到端”物流新模式,降低內陸貨主綜合物流成本20%以上。青島港貨物吞吐量躍居全球第四,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超過韓國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東北亞第一。
煙臺片區重點發展海洋經濟。全國首推“海工裝備+漁業服務”新模式,率先試點裝備型海洋牧場平臺確權,打造亞洲最大的海洋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全國率先建設現代化海洋種業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立“南魚北繁、北繁南養”的水產種苗跨省合作新范例。
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放大輻射帶動效應。
三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圍繞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深入實施三大戰略。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打通循環堵點、對標國際規則、提升競爭實力、加強區域合作四個層面開展實踐探索,取得積極成效。建立“鏈上自貿”數字化平臺,創新進口商品零售新模式,拓展消費新場景。以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為依托,構建集品牌孵化、海外推廣、知識產權保護于一體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從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層面入手,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質效提升。搶先布局基因技術、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三年來,自貿試驗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新增專利數分別增長75.7%和115%,為新動能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牽頭組建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發布56項促進沿黃企業發展的服務事項,建立黃河流域社會信用體系、行政審批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物流運輸服務4個一體化合作制,以自貿創新賦能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