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12月1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關于2022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經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省科技廳審核,省政府決定,授予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姜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次大規模的扇貝流行病害,使全國很多養殖場遭受嚴重損失。1993年,包振民帶領團隊將攻關方向瞄準了培育高產抗病的扇貝良種。
經過十年刻苦攻關,2003年,包振民和團隊篩選出了一個優良扇貝新品系,抗病能力強,產量也挺高。然而,就在即將報國家有關部門審定時候,發生了意外。十年付出,毀于一旦。包振民感到心痛,但攻關的腳步沒有停下。
隨著國際通用的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得到發展,包振民帶領科研團隊,在借鑒中創新,創建了高通量全基因組標記篩查分型技術,自主研發出了新的算法模型,準確率較國際算法提高20%以上,價格卻只有國際市場的1/10。
利用基因測序方法,包振民成功培育出“蓬萊紅”,這是我國自主培育的首個扇貝新品種。結合“蓬萊紅”的優良性狀,團隊又研發出“蓬萊紅2號”,成活率及產量大幅提升。包振民團隊還構建起了扇貝育種網絡平臺,先后育成5個經國家有關部門審定的扇貝新品種,徹底改變了我國扇貝養殖依賴野生苗種的局面,創造產值近500億元。目前,我國扇貝產量已從20世紀90年代末的年產80多噸,上升到如今的200萬噸。
2008年,包振民團隊因扇貝苗種培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8年,他們的“扇貝分子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除了科研攻關,包振民一直堅持在一線培育人才,為我國水產領域培養研究生近百人。
利用高通量全基因組分型技術,包振民團隊不僅破解了扇貝的“基因密碼”,也為其他海洋生物的遺傳育種開拓了新空間,這項技術甚至還可以助力更廣闊的農業領域,他們的技術已在水稻、大豆、蜜蜂等60多個物種育種上得到應用。
閃電新聞記者 周聃 岳宵龍 編輯 方蕾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