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8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規定(試行)》。
發布會上,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羅輝為大家介紹了《管理規定》出臺后,針對水源地保護,計劃開展的工作。
《管理規定》是山東省依據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的,出臺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山東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調整、撤銷工作程序,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部門責任,強化水源地監督管理。《管理規定》出臺有效補齊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及監管機制短板,對于持續改善水源地生態環境質量,保障飲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管理規定》出臺后,山東省擬主要開展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管理規定》貫徹落實。研究制定《管理規定》宣傳貫徹實施方案,盡快細化完善《管理規定》關于公眾參與、聽證、風險評估、專家論證以及相關資料報送的具體要求,形成配套細則,實現從程序到內容的統一。《管理規定》實施后,進一步總結實踐經驗,提煉補充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啟動我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管理立法工作,進一步提升我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
二是積極指導各市科學劃定、調整、撤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針對當前各市飲用水水源地劃定、調整、撤銷保護區需求,積極指導各市全面梳理轄區內的飲用水水源地情況,及時開展公眾參與、聽證、風險評估、專家論證、集體審議等前期工作,推進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調整、撤銷。組織各市結合管理需求,制作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矢量數據,構建全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張圖”,為飲用水水源地精準、高效管理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三是扎實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督促地方政府履行飲用水水源保護主體責任,組織各級生態環境、水利、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建立水源保護聯合會商機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開展水源保護工作。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現代化信息手段,結合傳統水質在線監測、視頻監控,構建全覆蓋立體化水源地監測監控網絡,扎實推進水源地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和應急防控能力建設,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排查整治,確保水源地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