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走在前、開新局”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情況。
東營市現有鹽堿地面積341.8萬畝,占全省鹽堿地面積的38%,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利用難度最大的三角洲型鹽堿地之一,這其中,鹽堿耕地面積196萬畝,占東營市耕地面積的59%。發布會上,東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梁潤生介紹了在鹽堿地綜合利用方面采取的舉措。
聚力攻堅關鍵技術,打造鹽堿地農業創新高地,東營將抓好以下三項重要內容。
抓好重大平臺建設,以創建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為抓手,推進中科院黃河三角洲科研基地、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建設,形成鹽堿地農業科技創新“平臺集群”,為鹽堿地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系統集成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抓好高端人才引進,完善落實人才“引用管育”政策措施,圍繞鹽堿地農業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今年將引進20個以上高層次科研團隊,在耐鹽堿品種選育、鹽堿地生態循環農業等方面形成一批技術創新成果。
抓好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根據鹽堿地含鹽量梯度變化,分別建設一批鹽堿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產業示范園,加快形成原創性鹽堿地農業企業標準、產業標準,推動上升為行業和國家標準,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利用系統解決方案。
聚力攻堅特色耐鹽種業,打造鹽堿地“種業硅谷”,東營將在以下三個環節發力。
挖掘種質資源,以山東黃河三角洲耐鹽堿作物種質資源庫建設為抓手,加強優質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收集、登記入庫與鑒定評價,今年收集種質資源6000份以上,夯實種業創新基礎。
開展聯合育種攻關,深化與高層次科研機構、大型種業企業的合作,加快推進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山東基地、黃河三角洲種業創新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鹽堿作物新品種。
推廣應用新品種,今年,將建成10個標準化育繁種基地和試驗示范基地,建設1-2個國家耐鹽大豆區域試驗基地,加快構建鹽堿地農業新品種試驗展示和應用推廣體系。加快科研成果大田推廣,盡快將專家的“試驗田產量”轉變為農民的“大田產量”。
聚力攻堅產業體系培育,推動鹽堿地農業提質增效。下一步,東營將圍繞以下內容推動鹽堿地農業增效。
堅持向產業鏈要效益,依托藜麥等健康功能食品、耐鹽堿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通過成果轉化、招商引資等方式,大力推進延鏈、補鏈、強鏈,提高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
堅持向品牌要效益,深入挖掘鹽堿地農產品的獨特價值和品質特性,廣泛開展宣傳推介,加大“三品一標”認證扶持力度,努力把“黃河口農品、鹽堿地特產”打造成為“金字招牌”。
堅持向生態要效益,落實“四水四定”原則,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建設一批節水農業示范區。扎實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試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抓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走出鹽堿地農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