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6日訊 蛋殼黑陶,作為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代表著中國制陶史的最高水平。在青島膠州,手工藝大師劉錦波歷經二十多年苦心孤詣,完美復刻出了比紙還薄的蛋殼黑陶作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膠州三里河文化遺址出土黑陶種類繁多,器型里常有鏤空和纖細的刻紋,達到了古代制陶工藝的頂峰。其中,尤以蛋殼陶最為著名。但對于膠州黑陶工藝傳人來說,如何復原蛋殼陶、實現塵封已久的蛋殼陶工藝成了一大課題。
從2000年開始,劉錦波放棄所有黑陶業務,專一研究蛋殼陶制作技藝。沒有資料可以參考,劉錦波就扎到博物館里,反復研究出土文物,一件一件比對,然后回來自己嘗試制作。從泥料的選擇到工具的創制,再到工藝的試驗,劉錦波一點一點摸索。
陶坯飛轉,刮刀沉穩,泥線騰空,慢慢地,陶杯杯口的位置已經薄如蟬翼,但劉錦波不敢掉以輕心。“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就是修坯的環節,這個是非常難控制的一個薄度。要么就太厚,要么就修透了,報廢了。”劉錦波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來提高技藝,終于到了2006年,他做的第一件蛋殼陶達到了出土蛋殼陶的薄度。“當時是0.3毫米,50多克重量,這幾年我們在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的精細化,做出了薄度只有0.1毫米,僅有32克重的作品,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非常大的一個突破。”
即使現在,劉錦波制作蛋殼黑陶的成品率也不到百分之十,一年下來也不過能做出三五十件作品。如今,蛋殼黑陶已經被認定為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在政府支持下,劉錦波在膠州孔子六藝文化園開設了黑陶藝術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來欣賞黑陶藝術、體驗黑陶制作、傳承陶瓷文化。如今,蛋殼黑陶已經與劉錦波密不可分:“這個技藝已經失傳了四千多年,到我們這一代已經把它復原了,但是絕不會在我們這一代再把它失傳。”